目次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问题及意义..2
1.3研究内容和方法..2
1.3.1研究内容2
1.3.2研究方法3
1.4本文的创新之处..4
2.文献综述..5
2.1国外研究现状.5
2.2国内研究现状.6
3.不考虑价格保护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8
3.1问题描述和参数说明8
3.1.1问题描述8
3.1.2参数说明8
3.2集中决策9
3.2.1第二周期决策分析..10
3.2.2第一周期决策分析..12
3.3分散决策.13
3.3.1第二周期决策分析..14
3.3.2第一周期决策分析..16
4.考虑价格保护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20
4.1第二周期决策分析..20
4.2第一周期决策分析..22
5.数值分析..26
结论..28
致谢..29
参考文献30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开辟直销渠道成为一种普遍的营销模式。由于直销模式与传统零售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双渠道供应链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很多公司在实际的商业运营中已经成功建立了直销与零售并存的供应链销售网络。例如,IBM、苏宁和华为等一些知名品牌企业都建立了官方网站销售、旗舰店或者直营店。还有更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双渠道销售在未来企业发展中的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直销和零售两个渠道销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的在市场上的销售比重。有些企业选择的直销渠道是体验店的形式,体验店非常注重顾客服务,可以让产品赢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双渠道的销售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此产生的双渠道管理问题无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直销渠道的开辟改变了以往零售渠道的销售模式,它在市场竞争中会抢占原有零售商的市场需求,也会因为销售网络的扩大增加该产品的总市场份额。也就是说产生了与传统零售利益相关和分割的问题。就双渠道供应链而言,制造商一方面是零售商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又是零售商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合作关系,也存在由于“双重边际效应”而产生的竞争关系(Jeuland和Shugan, 1983)。为了分析双渠道销售网络的这种关系,本文将对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库存和利润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技术的改革日新月异,消费者的偏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市场上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在市场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消费者面临更新颖、更有价值的产品,他们很可能就会转变消费意愿,而市场原有的商品也就不得不降价销售。电脑,手机等数码电子产品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卖家更希望在产品推出后的第一时间内快速、大量的将商品卖给顾客,否则的话就可能会因为产品更新换代使顾客的消费意愿转移到其他产品,卖家也不得不将商品降价销售以处理积压库存,卖家的利润随之减少。在预期未来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一方面,零售商可能会推迟购买,倾向于少订购,少库存。这样不会导致“买高卖低”,也减少了降价亏本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对于不急需的产品会策略性地等到卖家将产品降价之后才购买,这样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零售商的少订购,消费者的等待购买分别会给生产厂商和卖家带来损失。在实际中我们发现,美国亚马逊的商品价格波动频繁。面临上述问题,亚马逊为自营(Sold by Amazon.com)售出的商品在一周内可以通过 LIVE CHAT的方式向客服申请价格补偿, 条件是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和自营出售,不包括第三方出售。亚马逊的这种补偿策略可以缓解频繁的价格波动带来的销售损失,甚至增加了亚马逊商品的总体销量。本文将基于价格保护的特点研究其如何改变供应链的决策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