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上海市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浅析(2)
3.1 案例一:父母忙碌型家庭 8
3.2 案例二 单亲家庭 9
3.3 案例三:爷爷奶奶照顾型家庭 9
第四章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11
4.1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沟通,融洽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11
4.1.1以身作则 11
4.1.2民主 尊重 11
4.2密切家长与学校之间合作,形成科学的反馈机制 12
4.3调动社会力量,丰富农民工家庭教育资源 12
第五章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
文献
15
附录 17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上亿民工为了争取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而进城务工,为全国社会
经济
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一大批未成年子女因此被留守在家,隔代抚养、教养,不仅使农村老人不胜重负,也往往使正处于人格发育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发生偏差,成为隔代教育的牺牲品。而一批跟着父母进城的儿童也随着数次迁移其学习、沟通等能力大受影响,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障碍和问题。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在人生之初的道德养成、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尤为重要,成为能否有效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
1.2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龄儿童随着他们的父母涌入各大城市。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政府和广大学者的关注,在我所参考的文献中,最早的是 1995 年 1 月 21 日在《中国教育报》上刊登的作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在文章中作者指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落实,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发展,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应该摆上有关领导的议事日程;应该从长计议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尽快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
管理
办法和暂行规定进行指定。”引起了全社会强烈的反响。在随后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难难在何处》一文中,作者汪明就指出了:“从地域上分析,在我国特大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就学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办学校的现实状况、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以及特大城市中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而从人群分析,低收入家庭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难问题更为突出。”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记者,因此,可以看出当时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教育问题并未引起当时政府和教育界学者的关注。而政府真正对其重视的时间是 1998 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是教育学家张守礼以及吕绍青对北京市中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情况所作出的调查,在调查的
报告
中,作者指出:“对于农民工的第二代——流动儿童的未来,有其是这些流动儿童的心理轨迹的变迁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些流动儿童的社会角色、心理状态以及价值
系统
都不同于他们的父母”该研究已经从纯粹的对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深入到了农民工子女的身体、心理发展状况。在《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作者韩嘉玲就指出:“我国流动教育难的制度因素的形成是在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现行的教育体制无法与社会架构剧烈变迁与转型所造成的。”《谁来照看孩子》一文中的作者庞翠明就在文中指出:“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式上能够具备一定的选择能力的保证是良好的经济状况、农民工变化教育方式的心理基础在于对其子女的搞教育期望、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多样化产生的原因是农民工家庭教育内容的自然分化”。《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分析》的作者王唯在问中指出“政府应该加大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和管理职责,应该主动承担起农民工子女的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职责。”通过上述文献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发现以往的文献大多停留在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这个层次上,而通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来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研究方面还越显不够,而且在这个领域中有所研究,发表于国家权威期刊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与目前教育领域内的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热点话题相比,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虽然目前社会已经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进行了更深的研究,一些城市也纷纷采取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文献资料表明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还是仅仅考虑了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而对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注还远远不够。由于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家庭教育的轻视,让社会和学校的努力白白浪费。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就曾经说过:“仅仅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或者是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都不能真正的完成培养人这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群体的农民工,同样也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才能够让流动儿童进行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众多学者已有的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基础上,展开了实证性的调查,通过文献查阅、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分析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难题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科学依据。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专业社区工作者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
半事业半自主型养老机构的发展与困境
个体化时代的空巢青年研究上海市的田野调查
上海市松江区区域旅游产...
上海市北蔡镇城中村生存环境问题及解决之道
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
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
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
大庆职业教育對农村子女...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