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噪声滤除:因噪声会降低干涉图的信噪比,并且使相位解缠的精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通常使用多视平均法或中值滤波法、自适应滤波算法等算法进行噪声的滤除工作。

(5)相位解缠:我们知道三角函数存在周期性,干涉图中各点的相位值会出现在主值范围之内,所以干涉条纹图中的相位仅仅是真实相位的主值,如果我们要想得到真实的相位值,那么就要给每个相位值再加上2 的整数倍[21]。

(6)高程计算:生成DEM。地形高度的真实相位值可通过相位解缠获得,根据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到数字高程图。

 2。4 D-InSAR基本原理

D-InSAR技术是由InSAR技术发展而来的,它的信息源是由合成孔径雷达复数数据提供的相位信息,采用雷达复数影像的相位差,依据雷达波长、传感器的位置、基线长度和雷达视线方向的几何关系,经过SAR影像处理、数据分析以及坐标转换等步骤,从包含有研究区域的形变信息的一幅或多幅干涉图中获得该研究区域中地面目标的微小形变信息[22]。

D-InSAR技术就是以重复轨道干涉测量的方法剔除研究区域的地形信息以便获得地表形变信息,它根据采用去除地形信息的方法的不同,D-InSAR可以分为双轨法,三轨法和四轨法等工作模式[23]。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雷达干涉测量的相位主要由地形相位、形变相位、大气相位、平地相位和相位噪

声组成,可以用式(2-10)表示[24]:

式中, 为平地效应相位;

 地形引起的相位;

 由地表形变引起的相位;

 噪声引起的相位;

 为大气相位。

下面以双轨法为例,论述D-InSAR基本原理。

2。4。1 双轨法 

双轨法监测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表示为[25]:

式(2-11)中 表示由SAR影像所生成的干涉条纹图; 表示模拟的地形相位条纹图; 表示从干涉条纹图中减去地形信息所得到的地表形变信息。双轨法进行数据处理的流程图见图1-1。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关InSAR技术的理论知识,包括SAR的工作原理与特点,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以及D-InSAR技术的原理,主要阐述了D-InSAR二轨法的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流程。

上一篇:数字测图有编码操作的内外业一体化研究
下一篇:丹徒区1:500地籍调查技术方案设计

Python无砟轨道结构三维可...

基于数据挖掘的项目型企业CRM应用研究

基于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奢...

基于干中学理论的员工培训形式与方法研究

户外疏散与应急管理

基于AHP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

基于微信网络政治参与的缺陷及其完善探析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