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组分含量对聚醚聚氨酯网络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2)
1.1 聚醚型聚氨酯的结构与特性
聚醚型聚氨酯可由聚醚多元醇(PET)中的- O H基和多异氰酸酯中的- N CO基团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由于使用的两种反应物的平均官能度大于2,制得的聚氨酯材料自身可形成三文网络体系。而作为高能高强度发射药中理想的粘结剂,聚醚型聚氨酯网络体系具备下列基本特征[2]:
(1)预聚物(PET)具有良好的
物理
化学稳定性,与发射药各组分特别是含能添加剂(本实验使用黑索今固体粒子)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2)预聚物(PET)与增塑剂(硝酸酯)之间互溶能力高,在发射药制造、使用及贮存过程中,可避免相分离现象的发生。
(3)聚醚型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固化交联反应性能:其固化反应可以在50℃甚至更低温度下完成,且反应过程中无小分子产物(如水分、气体等)生成。其交联反应速度较慢,完全固化所需时间较长(6~7天),从而可保证物料能充分混合塑化均匀,压延成型时具备可加工性。
(4)聚醚型聚氨酯网络体系的玻璃化温度低,可满足发射药的低温力学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聚醚型聚氨酯作为高分子粘合剂时,既可被硝酸酯增塑,又可填充大量高能固体含能材料和金属燃料,使体系具有较高的能量。同时,预聚物通过固化交联反应,形成三文网络结构,可将各种填料均匀牢固的粘结在一起,赋予体系优越的力学性能,特别是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
1.2 聚醚型聚氨酯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影响聚醚型聚氨酯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三类:粘结剂基体的力学性能,固体添加剂的含量和粒度,以及固体填料与粘结剂的界面结合情况。
1.2.1 粘结剂基体的力学性能
聚集态结构
研究
表明,聚氨酯中存在着明显的微相分离结构(即硬段和软段), 该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硬段由于内聚能大,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缔合在一起,形成硬段微区;软段也易聚集在一起, 形成软段微区,其在聚合物中所占比例较大。硬相分布与软段之中,常温下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可对聚氨酯材料起增强作用。聚氨酯中能否发生微相分离,微相分离的程度,硬相在软相中分布的均匀性,都直接影响粘结剂自身的力学性能 [3-7]。
此外,聚醚聚氨酯自身能够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文网络的交联密度和分布也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现就合成方法、软段及硬段组成结构两方面对粘结剂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说明。
1.2.1.1 合成方法
聚氨酯常用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预聚法、半预聚法和一步法。
预聚法是指首先将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生成端基为NCO的聚氨酯预聚物,成型时再将预聚物与扩链剂反应。半预聚体法是相对于预聚体法而言的,它与预聚法的区别是先将部分聚醚多元醇跟扩链剂、催化剂等进行混合,再将混合物添加到预聚物中进一步反应。而一步法是将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驱水后计量,直接混合均匀,并在一定温度下固化成型。
一般而言,用预聚体法合成聚氨酯,其反应较为彻底,结构比较均匀,有利于软、硬段间氢键的形成。但预聚体在贮存过程中, 可能出现水分和NCO 值变化等问题[8],影响后续交联反应。半预聚体法中制备的两组分粘度低,利于后期反应的计量和混合[9,10]。而一步法工艺简单, 配方容易调整, 固化相对较快, 制备聚氨酯时粘度小,流平,成型操作容易。综合各方面因素,本次实验采用一步法,合成聚醚型聚氨酯网络材料。
1.2.1.2 软段及硬段组成结构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聚乳酸微球结构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
二硫化钼-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基于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
苯磺贝他斯汀的分析方法研究
J’adore香水香气结构分析及香气模拟
马勃醇溶性活性物的提取及其活性分析
丹徒区312国道旁菜地土壤...
中药牛角瓜中强心苷类成...
不对称电容器用于海水脱...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