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Meldal和Sharpless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在Cu(I)催化[9,10]的条件下和端炔烃发生1, 3-偶极Huisgen环加成,这个方法不但得到了单一的产物1, 4-二取代-1, 2, 3-三唑,并且条件温和,在很多领域都可以使用。所以1, 2, 3-三唑的合成和应用得到快速的发展。
 2006年Choudary等用卤代烃、叠氮化钠、炔烃在水相中反应,用Cu-Al2O3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此反应得到了1,4-二取代-1, 2, 3-三唑化合物(如下等式)。这个反应不仅得到了广泛地底物,而且用水相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上一篇:杂多钼酸盐过渡金属衍生物的合成
下一篇:大黄栀子枝和叶中的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氧化石墨负载MOFs的制备及...

黄铜在硫酸锌-硫酸钠溶液...

铌酸钾-铌酸钴钡氧化物陶瓷的性能研究

不同前驱g-C3N4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双吡啶醛缩-2,8-二氨基-T...

肉桂酸桂酯的制备研究

水样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及COD在线检测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