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松节油空白回收率的测定    16
4.3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16
4.3.1包合温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16
4.3.2包合时间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17
4.3.3投料比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18
4.4微胶囊缓释    19
4.4.1微胶囊缓释结果与分析    19
4.4.2微胶囊热稳定性结果与分析    20
4.5扫描电镜法    21
4.6薄层色谱分析    22
4.7红外光谱分析    23
4.8 GC气相色谱法    24
4.9GC-MS色谱分析    26
4.10松节油及其微胶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27
4.10.1消除DPPH能力测定    27
4.10.2消除ABTS能力测定    28
4.10.3 松节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的比较    29
4.11品香结果    30
5结论    31
6.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1绪论
1.1文献综述
1.1.1松节油概述
松节油是从松科植物中得到的一种天然精油,在自然界中产量大,价格便宜并且我国松节油资源丰富,年产量居世界前列[1]。松节油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也是多种萜烯的混合物,其中最主要成分是蒎烯。在各地的松节油产品中,蒎烯含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此外还含有部分莰烯及少量蒈烯、月桂烯、松油烯、长叶烯等[2]。由于蒎烯分子可同时提供多元环及桥环、环外或环内双键结构,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合成香料及开发其它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3]。
1.1.2精油的微胶囊制备
微胶囊化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包埋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物质,制成有囊壁的微型胶囊以保留或截留其他物质的微粒,从而达到保护、控释等效果[4~5]。
由于精油中部分组分化学性能活泼,极易挥发,所以对精油进行微胶囊化处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缓慢释放,以达到延长其功效性能的目的[6]。本实验以松节油为芯材、环糊精为壁材,以期得到包埋效率高且稳定性好的微胶囊产品。
1.1.3精油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通过王静等人的实验研究,从总体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抗卵黄脂质过氧化能力五个方面的全面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天然抗氧化剂在某些方面更优于合成的抗氧化剂[7]。其中,部分植物精油内所含有的很多化学成分都表现出强氧化性。
(1)炭梅叶精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杨君等人对炭梅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树根和树皮精油的主要成分为5-羟基菖蒲烯和油酸,而树叶精油的主体成分为5-羟基菖蒲烯(30.44%)、石竹烯(11.61%)、异石竹烯(10.17%)、(E)-橙花叔醇(9.57%)和油酸(4.40%)。5-羟基菖蒲烯体现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叶部精油中的倍半萜烯类物质也表现出一定的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8~9]。
实验表明,植物精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所含具有抗氧化成分的相对含量有关,杨梅叶精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β-石竹烯、异石竹烯、γ-衣兰油烯、α-顺式-雪松烯、d-杜松烯等成分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因此杨梅叶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2)栀子花精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栀子花精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芳樟醇(21.09%)、莰烯( 7.25%)、α-石竹烯(6.49%)、香叶醇(5.72%)、α-法呢烯(5.35%) 等。通过测定与数据分析可知栀子花精油样品对DPPH和ABTS+均具有较强的消除能力,说明栀子花精油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消除能力[10]。
上一篇:燃烧法制备铜铈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钛酸钡掺杂稀土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可降解物质参与的酮类化...

四烯丙基胺-四乙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浅析传统元素在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丙烯酸接枝改性聚偏氟乙...

有机无机阻控剂对Pb、Cd的吸附特性及差异

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色谱

基于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