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年产500吨磷酸树脂车间工艺设计(4)
1.2.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根据其基体的种类分为苯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树脂中化学活性基团的种类决定了树脂的主要性质和类别。首先区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两大类,它们可分别与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阳离子树脂又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类,阴离子树脂又分为强碱性和弱碱性两类 (或再分出中强酸和中强碱性类)。
(1) 强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如磺酸基-SO3H,容易在溶液中离解出H+,故呈强酸性。树脂离解后,本体所含的负电基团,如SO3-,能吸附结合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这两个反应使树脂中的H+与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强酸性树脂的离解能力很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离解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
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再生处理,即用化学药品使离子交换反应以相反方向进行,使树脂的官能基团回复原来状态,以供再次使用。如上述的阳离子树脂是用强酸进行再生处理,此时树脂放出被吸附的阳离子,再与H+结合而恢复原来的组成。
(2)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弱酸性基团,如羧基-COOH,能在水中离解出H+ 而呈酸性。树脂离解后余下的负电基团,如R-COO-(R为碳氢基团),能与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阳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的酸性即离解性较弱,在低pH下难以离解和进行离子交换,只能在碱性、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这类树脂亦是用酸进行再生(比强酸性树脂较易再生)。
(3) 强碱性阴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强碱性基团,如季胺基(亦称四级胺基)-NR3OH(R为碳氢基团),能在水中离解出OH-而呈强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树脂的离解性很强,在不同pH下都能正常工作。它用强碱(如NaOH)进行再生。
(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弱碱性基团,如伯胺基(亦称一级胺基)-NH2、仲胺基(二级胺基)-NHR、或叔胺基(三级胺基)-NR2,它们在水中能离解出OH-而呈弱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在多数情况下是将溶液中的整个其他酸分子吸附。它只能在中性或酸性条件(如pH1~9)下工作。它可用Na2CO3、NH4OH进行再生。
(5) 离子树脂的转型
以上是树脂的四种基本类型。在实际使用上,常将这些树脂转变为其他离子型式运行,以适应各种需要。例如常将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与NaCl作用,转变为钠型树脂再使用。工作时钠型树脂放出Na+与溶液中的Ca2+、Mg2+等阳离子交换吸附,除去这些离子。反应时没有放出H+,可避免溶液pH下降和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如蔗糖转化和设备腐蚀等)。这种树脂以钠型运行使用后,可用盐水再生(不用强酸)。又如阴离子树脂可转变为氯型再使用,工作时放出Cl-而吸附交换其他阴离子,它的再生只需用食盐水溶液。氯型树脂也可转变为碳酸氢型(HCO3-)运行。强酸性树脂及强碱性树脂在转变为钠型和氯型后,就不再具有强酸性及强碱性,但它们仍然有这些树脂的其他典型性能,如离解性强和工作的pH范围宽广等。
1.2.3 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
材料
。在溶液中它能将本身的离子与溶液中的同号离子进行交换。按交换基团性质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大都含有磺酸基(—SO3H)、羧基(—COOH)或苯酚基(—C6H4OH)等酸性基团,其中的氢离子能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例如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高聚物经磺化处理得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其结构式可简单表示为R—SO3H,式中R代表树脂母体,其交换原理为 2R—SO3H+Ca2+ —(R—SO3)2Ca+2H+ 这也是硬水软化的原理。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季胺基[-N(CH3)3OH]、胺基(—NH2)或亚胺基(—NH2)等碱性基团。它们在水中能生成OH-离子,其原理为 R—N(CH3)3OH+Cl- R—N(CH3)3Cl+OH- 由于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的,因此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一般用适当浓度的无机酸或碱进行洗涤,可恢复到原状态而重复使用,这一过程称为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稀盐酸、稀硫酸等溶液淋洗;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用氢氧化钠等溶液处理,进行再生。 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例如用于硬水软化和制取去离子水、回收工业废水中的金属、分离稀有金属和贵金属、分离和提纯抗生素等。关于离子交换过程的机理很多,其中,最适于水处理工艺的,是将离子交换树脂看作具有胶体型结构的物质,这种上观点认为,在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分子表面上有许多和胶体表面相似的双电层。也就是说这里有两层离子,紧邻高分子表面的一层离子称为内层离子,在其外面是一层符号相反的离子层。与胶体的命名法相似,我们常把和内层离子符号相同的离子称作同离子,符号相反的称反离子。所以离子交换就是树脂中原有反离子和溶液中它种反离子相互交换位置。 根据胶体结构的概念,双电层中的反离子按其活动性的大小可划分为固定层和扩散层。那些活动性能差,紧紧地被吸附在高分子表面的离子层,称为固定层,在其外侧,那些活动性较大,向溶液中逐渐扩散的反离子层,称为扩散层,因为这些反离子像地球上的大气一样,笼罩在高分子表面上,故又称为离子氛。 内层离子依靠化学键结合在高分子的骨架上,固定层中的反离子依靠异电荷的吸引力被固定着。而在扩散层中的反离子,由于受到异电荷的吸引力较小,热运动比较显著,所以这些反离子有自高分子表面向溶液中渐渐扩散的现象。 当离子交换剂遇到含有电解质的水溶液时,电解质对其双电层有以下几种作用: ⑴ 交换作用。扩散层中反离子在溶液中的活动较自由,离子交换主要在此种反离子和溶液中其它反离子之间进行,但并不局限于此。因动平衡的关系,溶液中的反离子会先交换至扩散层,然后再与固定层中的反离子互换位置。 在扩散层中处于不同位置离子的能量是不相等的,那些和内层离得最远的反离子能量最大,因此它们最活泼,最易和其他反离子交换;和内层离得较近的反离子能量最小,活动性较差。这和多元酸或多元碱的多级电离情况相似。 ⑵ 压缩作用。当溶液中盐类浓度增大时,可以使扩散层压缩,从而使扩散层中部分反离子变成固定层中的反离子,扩散层的活动范围变小。这说明了为什么当再生溶液的浓度太大时,不仅不能提高再生效果,有时反使再生效果降低。
共1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篇:
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
钠基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处理罗丹明B
常温常压下磷酸钙的化学沉积研究
江苏彩云年产182.5万条中高...
年产40万吨聚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
Aspen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项...
三维磷酸锰(II)配位聚合物水热合成与表征
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可行性研究
年产40万吨聚丙烯项目技术...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