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年产5万吨丁二烯工艺设计(3)
1.2 性质
1.2.1 物理性质
国标编号:21022
CAS号:106-99-0
中文名称:1,3-丁二烯
英文
名称:1,3-butadiene
别名:联乙烯
分子式:C4H6;CH2CHCHCH2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54.09
蒸汽压:245.27kPa/21℃
闪点:-78℃
熔 点:-108.9℃
沸点:-4.5℃
溶解性:溶于丙酮、苯、乙酸、酯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密度(空气=1)1.84
稳定性:稳定
1.2.2 化学性质
1,3-丁二烯的双键比一般的C=C双键长一些,单键比一般的C-C单键短些。这正是1,3-丁二烯分子中发生了键的平均化的结果。这种存在于共轭体系中表现出来的原子间的互相影响,叫做共轭效应。
由共轭效应引起的平均化是分子内的一种属性。1,3-丁二烯分子不受外界影响时,其
电子
云的分布完全对称的。但当与BR等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由于受到BR离子的影响而引起了分子的极化。结果使C1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大,略带部分负电荷,而C2的电子密度相应地降低,略带部分正电荷,又由于C2略带部分正电荷,要吸引电子,从而又影响到C3和C4的哌电子云,使C3略带部分负电荷,C4略带部分正电荷。
由此可见比较共轭二烯烃比较容易发生1,2或1,4加成。
1.3 国内外
研究现状
1.4 设计依据
本工艺设计依据导师下发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据有关国家标准以及小试实验数据,在理论根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在
经济
合理生产可靠的条件下力求技术进步,从而有效利用国家能源和资金资源。
2 生产过程
2.1 原料状况
制取丁二烯先后经历了酒精接触分解、丁烯氧化脱氢和蒸汽裂解制乙烯联产碳四抽提分离等三个发展时期。酒精法由于工艺落后,80年代初即被淘汰;丁烯氧化脱氢法也由于受原料制约,多数已改产。目前,世界丁二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混合C4馏分中抽提得到,这种方法价格低廉,经济上占优势,是目前世界上丁二烯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从炼油厂C4馏分脱氢得到,该方法只在一些丁烷、丁烯资源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采用。
2.2 原料、辅助物料、成品的主要技术特性
2.2.1 原料规格
表2-1 原料规格
序号 组分 精馏进料组成%(mol)
1 丙炔 0.62
2 反-2-丁烯 0.47
3 1-丁烯 0.03
4 顺-2-丁烯 3.95
5 1,3-丁二烯 94.07
6 1,2-丁二烯 0.33
7 丁炔 0.01
8 乙烯基乙炔 0.01
9 正戊烷 0.51
合计 100
2.2.2 工艺条件(1) 进料组成
表2 2 进料组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组分 丙烯 反-2-丁烯 1-丁烯 顺-2-丁烯 1,3-丁二烯 1,2-丁二烯 丁炔 乙烯苯乙炔 正戊烷
组成 0.62 0.47 0.03 3.95 94.07 0.33 0.01 0.61 0.51
共1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篇:
零价铁处理硝酸盐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甘氨酸亚铁中游离甘氨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某市二十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CAD图纸
江苏彩云年产182.5万条中高...
年产40万吨聚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
Aspen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项...
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可行性研究
年产40万吨聚丙烯项目技术...
年产40万吨聚丙烯项目工艺...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