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ons&Harris(2000)编制的情绪理解实验(the Test of Emotion Comprehension,TEC)以及孟昭兰(1980)等编制的面部表情识别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修改。为减少材料对被试的性别干扰,分别准备男、女各一套不同的面部表情图片,对被试展示与其性别相对应的图片。其中每套之中包含两组不同的表情图片,每组图片包含四种基本情绪(高兴、悲伤、愤怒、恐惧)各两张(两张图片表情略有不同但表达情绪相同)。将八张表情图片编号,前四张图片分别是1高兴、2悲伤、3愤怒、4恐惧,后四张随机。

2。情绪情境理解任务

参考张玉萍(2007)等研究者所做情绪理解测试。取出实验1中所用的前四张情绪图片(高兴、悲伤、愤怒、恐惧),并为每种情绪设置两个情境小片段,然后将八个小片段编入一个故事之中。在故事讲述的中途向幼儿发问,请幼儿回答故事主人翁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情绪。考虑到部分年龄比较小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不足,请幼儿用表情图片来标记主角在当时情境下的情绪。

3。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问卷

根据兰秀君(2010)所做问卷,稍作调整,保留其中的36个题目,采用四个评分等级(1从不、2偶尔、3经常、4总是)。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原EMBU问卷中有五个维度,但考虑到被试大部分仍是独生子女,去掉“偏爱被试”这一维度。文献综述

4。同伴关系评估

采用比较通用的同伴提名法(peer nominations)来确定儿童在群体中的同伴地位。此方法的具体操作是让被试幼儿所在班级的每个儿童提出其在班上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各三位小朋友,将每个个体得到的正提名和负提名次数,以班级为单位标准化,获得正提名标准分(Zp)和负提名标准分(Zn),并得到社会偏好(SP=Zp-Zn)和社会影响(SI=Zp+Zn)两个分数。社会偏好分数表现了儿童受同伴接纳的程度,社会影响分数是指儿童被关注的程度。根据 Coie 和 Dodge 提出的分类标准将儿童分为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一般组四种类型。具体标准如下:受欢迎组,SP>1。0,Zp>0,Zn<0;被拒绝组,SP<-1。0,Zp<0,Zn>0;被忽视组,SI<-1。0,Zp<0,Zn<0。

上一篇:中班幼儿情绪类绘本阅读活动现状及策略
下一篇:幼儿对常见意外安全事故认知的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家庭结构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及思考

教师情绪管理之问题成因及其对策

家庭教育观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研究

浅谈玩具在调节幼儿消极情绪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下对学前儿童玩教具的研究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