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对象

笔者从杭州市西湖区紫荆幼儿园随意抽取大班幼儿30名(男16名,女14名),中班幼儿30名(男15名,女15名),小班幼儿30名(男15名,女15名),总共90名幼儿,幼儿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基本情况

班级 年龄 人数

小班 43-55月 30

中班 56-68月 30

大班 69-81月 30

    (二)研究方法

    1。相关意外伤害事故的确定

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种类繁多,根据季节,地区,甚至性别等等的不同,发生的频率也不同,要逐一研究对这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从幼儿的生活和当前季节出发,选取了幼儿最常发生的五种意外伤害事故,分别为:摔、跌伤,独自离开家长或老师,烧、烫伤,误食药物以及拐卖。

    2。访谈提纲的设计来自优Q尔W论E文R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笔者分别从判断给出在案例中小朋友的错误的行为是否正确,正确的方式是什么这两方面来调查幼儿对上述五种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情况。因此,访谈提纲设计如下:能不能XXX?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访谈提纲见附录一)

笔者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访谈,大班,中班直接访谈,小班以图片为辅助(图片见附录二)。在访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年龄,随机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便于幼儿更好的理解,访谈现场的记录以笔录为主。

    (三)访谈结果整理

笔者将幼儿的回答,运用质化研究中编码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将幼儿的回答进行一级编码,分别为不能正确认知、能正确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级编码,不能正确认知分为认知错误和不知道答案,能正确认知分为完全认知正确和认知不精确。

幼儿对相关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形式如下所示:

认知错误——认为笔者给出的案例中幼儿的做法是正确的。

不知道答案——没有做出回答,摇头或者回答“不知道”。

完全认知正确——能判断笔者给出的案例中幼儿的做法是错误的,并能说出正确的做法。

认知不精确——能判断出笔者给出的案例中幼儿的做法是错误的,在正确做法时回答“不知道”或给出错误的回答。

根据以上标准,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对所述五种意外伤害事故认知的基本情况

1。幼儿对“独自离开家长或老师,到其它地方玩耍”的认知

表2 幼儿对“独自离开家长或老师,到其它地方玩耍”的认知

认知形式 能正确认知 不能正确认知

完全认知正确 认知不精确 认知错误 不知道答案

人数(90) 76 6 2 6

百分比/% 84。44 6。67

上一篇: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
下一篇: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幼儿教师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笑点的性别差异以对笑话的评定为例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