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其性格的健康发展。同时,语言发展对幼儿的性格培养也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较强,知识面较广,智能发育也比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思想活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3~4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倾听与表达方面

通过对周口市A幼儿园小班32名入园两个月3-4岁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的状况,结果如下:

不会 有时

百分比 % 百分比 % 百分比 %

1、会说普通话     34。4% 15。6% 50%

2、会使用“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 34。4% 28。1% 37。5%

3、遇到伙伴时会主动问好 31。3% 43。7% 25%

4、上课回答问题时会完整的回答 34。4% 31。3%       34。3%

5、课堂上老师让幼儿互相讨论是否参与   37。5 % 21。9% 40。6%

6、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把今天学习内容告诉家长     37。5% 28。1%       34。4%

7、喜欢和老师交流么 40。6% 18。8% 40。6%

8、入园后会哭闹 20。3% 52。5% 27。2%

9、幼儿愿意把自己想法的和需要用表达出来 46。2% 23。6% 30。2

从表格中可观察了解到大多数3-4岁的幼儿在幼儿园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有34。4%的幼儿会说普通话,15。6%的幼儿不会说普通话,还有50%的幼儿有时说普通话。另外,有34。4%的幼儿会使用“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28。1%的幼儿不会使用。31。3%的幼儿遇到伙伴时会主动问好,有43。7%的幼儿还不会主动问好。有34。4%的幼儿上课回答问题时会完整的回答,31。3%的幼儿不会完整的会回答。通过调查发现,有30%-40%的幼儿愿意和老师、同伴和家长交流,46。2%的幼儿愿意把自己想法的和需要用表达出来,23。6%的幼儿不愿意。此外,还有20。3%的幼儿入园后会哭闹。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指出,3至4岁幼儿应该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班的幼儿在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幼儿愿意在同伴、家长和老师面前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多幼儿还不能主动的去进行语言交流。

通过观察发现,该小班的老师在对于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对于幼儿入园前焦虑的去除采取措施,只是简单的进行入园后的安抚。在教学活动中,尽管一样采取多样化的区域活动教学,但是由于该小班老师个性上有些孤僻,对于幼儿在课堂提出的问题,要么不带感情色彩的回答,要么不耐烦的应付。在教学模式中。与幼儿互动的次数相对于少了很多,因此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就会少。此外,该老师没有注意了解孩子的性格差异,对于一些状态不好的幼儿,没有进行特别的引导。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幼儿混龄交往的现状分析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合作认知水平现状及问题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的分享行为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对策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