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4
2.2.3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其他关系    5
2.3  研究评述    6
3  理论基础    6
3.1  相关概念    6
3.1.1  资本结构    6
3.1.2  企业绩效    7
3.2  资本结构理论    8
3.2.1  MM理论    8
3.2.2  修正的MM理论    9
3.2.3  权衡理论    9
3.2.4 代理成本理论    10
3.2.5  信号传递理论    10
3.2.6  优序融资理论    11
4  实证分析    12
4.1  样本与变量的选取    12
4.1.1  研究样本    12
4.1.2  变量的选取    12
4.2  实证模型与结论分析    13
4.2.1  研究假设    13
4.2.2  模型建立    14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14
4.2.4  回归分析    15
5  对策建议    16
5.1  优先使用内源融资    16
5.2  创新融资方式    16
5.3  重视企业的成长性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莫迪利阿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两位教授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MM理论,人们也对资本结构理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又相继有学者在MM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权衡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为资本结构理论做出了补充和完善。资本结构集中体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它不仅与企业的财务状况、代理成本有关,也影响公司业绩和价值。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对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绩效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由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价值目标的实现都受到资本结构的影响,因此对于如何优化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探索也就成了当今学术界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
    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资本结构产生了兴趣,随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80年代时已有了大量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探索和验证的实证研究文献。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在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方面己经较为成熟,为我们进行资本结构方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外的资本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较为完善资本市场以及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的。然而,与国外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融资环境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善,国外的这些理论暂时还不能完全运用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中。这些理论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以及是否能在我国经济环境中立足,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制造业是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需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基础、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更是国际竞争力的集中表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在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因自身发展的需要而面临着资本结构优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上一篇:房价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基于天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艺术授权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初探

基于Android的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当前中国留学生海外代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产动画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与对...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双边贸易的关系研究

身份盗窃防范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