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滴滴顺风车司机接单的因素实际上不仅仅包括感谢费因素,更有顺路程度、乘客信任值、乘客性别、气象变化、路况优劣、乘坐人数、乘客是否特殊人群、出行时间、是否拼座、是否跨城、是否有特殊出行要求等多种因素作用,但感谢费作为其中最物质和最主观的因素,对于顺风车的供应有直接的影响,而它的数额通常是在乘客经过一定考量后决定的,但这样的感谢费还不一定是符合司机期望的,只有乘客和司机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才能达成顺风车交易,而所谓有效感谢费正是符合双方期望的。因此我们可以建立模型来判断这些可能被乘客所考量的因素对有效感谢费的影响大小,从而帮助乘客们更加实惠而快捷地出行。另外,近段时间有些顺风车主在乘客出行高峰期刻意抬高价格的情况不容忽视,例如车主与乘客的顺路程度明明很高,而当乘客询问是否愿意接送时,有些车主就谎称路况差、时间紧等并要求加价,更有甚者待乘客上车后才要求现金加价,或许一些乘客并不在乎那么几块钱感谢费,但却冥冥中助长了这种歪风,实际上如果客观分析一下,有些路程和时段的情况下增加过多的感谢费还没有乘坐出租车、快车等划算,而本研究结果就可以用于对比同时间其他出行工具价格,从而协助乘客做出更好的出行选择。
1.3研究内容
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乘客加价对顺风车车主接单的影响的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为介绍滴滴顺风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介绍滴滴出行APP上顺风车功能中乘客与车主之间的主要交互信息,包括出行要求、乘客信息、顺路程度等。
第三部分为调研设计和数据处理分析,本研究将对滴滴顺风车主进行年龄性别等身份信息分类,再通过车主提供的出行订单信息来建立模型,从而分析订单上各个可选因素对有效感谢费的影响规律,而针对一些不能从过往订单中明确的问题以及加价是否合理等问题,本研究会采取实地访谈和查阅平台互评系统等办法,并将所有的信息整合后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语,对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做出总结,从而提出对乘客是否要加价、加价多少的问题建议。
2 滴滴顺风车的发展和功能概述
2.1滴滴顺风车的发展
2.1.1滴滴出行简介
2012年7月10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9月,滴滴出行的前身,滴滴打车正式上线并迅速抢占市场。艾瑞集团2013年发布的打车软件行业报告表明,滴滴打车市场份额占59.4%,超过其他打车软件市场份额之和。自2014年3月为止,滴滴打车用户数超过1亿,司机数超过100万,日均单达到500万以上,滴滴打车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移动出行信息平台。同年8月,滴滴打车推出滴滴专车。2015年,滴滴与打车软件中另一巨头快的打车宣布战略合并。此外,滴滴相继上线了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创新业务,并改名为滴滴出行。2016年滴滴除了与打车市场“老二”优步合并以外,还获得了Apple、腾讯、阿里巴巴、中国人寿等高达73亿的巨额融资,进一步奠定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2017年4月,滴滴出行将共享单车ofo引入了平台业务。同月,滴滴快车为相应国家政策,引入了分时计价和“削峰填谷”新计价标准。此外,滴滴出行还获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2.1.2滴滴出行顺风车的发展
滴滴顺风车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在滴滴出行平台上线,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空前的大规模营销行动。其活动细则上表明,在7月13日和7月20日,所有开通滴滴顺风车的城市中,每位乘客均有每天两次免单10公里的机会,免单金额按城市不同在13元到17元,另外,车主每邀请一位好友成为车主将获得20-30元的奖励。仅7月13日免单活动当天,滴滴顺风车就在全国收获了182万订单——上线一个半月就完成了其半年的目标。 截至2016年,滴滴顺风车注册车主已超过1000万。据资料显示,滴滴春运跨城拼车突破百万人,越来越多人在春运买不上票时将滴滴顺风车作为另一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