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量化投资在海外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投资业绩稳定,市场规模和份额不断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据统计,在美国的证券市场中有60%的指令是由程序发出的,美国80%以上的大型基金以及亚洲三分之一的大型基金,均使用量化投资策略,占比十分可观。
据有效统计,现在我国市场上所有的量化基金个数是270个,场外基金179个,场内基金15个,分级基金9个。可见量化投资在我国已经不是小数目,大量机构都采取量化投资的策略进行投资。
量化投资作为一门工具型投资策略,值得投资者使用,但是在熊市,量化技术对机构要求相对高得多,这时投资者应谨慎考虑量化工具。交易信号的判断准确与否是机构对收益能否跑赢的一个很大指标,但在读取机构量化报告时要防止数据燃烧造成的骗局:量化中途加入了人为分析。另外,与传统的投资策略相比,投资者往往对信息的解读并不是特别到位,在参照历史数据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个人的能力有限而导致判断趋势并不十分准确。在相信技术指标操作的量化下,投资者首先应该搞明白交易和技术指标的先后顺序,其次根据国家政策走向选股是很好的直觉判断准则。
本文在于利用交易价格以及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投资组合,以获取alpha超额收益。在股票交易量与交易价格方面的关系,欧奈尔发现了成交量的重要性不比价格低,因为光看涨跌并不能说明股票的走势。他认为股价的变动要和成交量结合在一起看,其规律可以理解为:不论价格方向在往哪变化,成交量上升,表明该股交易活跃,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其的关注度越高;成交量越小,表明该股热度下降或趋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成交量在交易时准确的应用方法,可以为投资者发现好的投资机会和及时止损。之后Karpoff (1987)综合性的研究得出了量价关系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他发现处理好量价之间的问题对人们获取股票市场的信息和流动规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BollerslevChou和Kroner ( 1992)认为股票交易是影响股价波动性的重要因素。反观国内的研究,蒋祥林(2005)比较性地研究发现股票交易量与股指收益率序列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杨忻等人(2015)通过对中国股市随机抽取的20支股票和大盘进行研究,发现交易量个股的股价波动性。KaiyangWang,和HaizhenYang通过凯利准则分配资产发现了资产收益率与平均交易量呈正相关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基于股票的交易量及其交易价格的相关程度发现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形成投资策略,并且获取超额收益。并对构建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不断完善并修改模型,使其能够有效地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丰富量化投资的模型,期望能够帮助投资者在A股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收益。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阐述,第一个部分是背景和一些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模型的介绍与构建,第三部分是模型的实证与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建议,对模型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量价背离指标在Alpha投资策略中的应用
(一)Alpha投资策略的概述
Alpha策略作为现代比较常用的量化投资策略,受到很多个人或是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他们能够利用计算机设计模型,并在市场上进行操作,获取超额收益。William Sharpe 在《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首次提出Alpha策略。开启了Alpha应用的先河。Angelini Elian(2009)的研究表明,适当的投资组合方法,在宏观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都能获得稳定的超额阿尔法收益。一般的Alpha策略可以分为多因子策略,动量策略,波动性策略,行业轮动策略和行为偏差策略,基本面策略,以下是各基本策略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