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但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大,基金收益率先上升后下降。即中等规模基金的未来收益
最大,基金存在最优规模。
同样,国内部分学者也认为基金规模与基金绩效不存在关系。鲁炜、蔡冬梅(2007)
以平均周收益率、夏普指数、特雷诺指数和詹森指数作为开放式基金业绩的衡量指标,  
对我国 50 只开放式基金在 2004 年 7 月至 2006 年 6 月两年时间内的规模与业绩之间
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与业绩不存在某种特定关系。开放
式基金的业绩并不随规模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小, 也不存在某个最优规模现象。
②国内外对基金家族规模效应的研究现状
Alexander Kempf 和Stefan Ruenzi(2004)研究了基金家族内各基金关系。发现小规
模基金家族中绩效较差的基金的风险较高,大规模基金家族中绩效较好的基金风险较高。
Joseph Chen(2004)等人利用1962至1999美国股票型共同基金数据研究了基金规
模与绩效的关系,发现整个基金家族的规模看起来既不提高基金的收益,也不降低基金的收益。
李翔、林树、陈浩(2009)研究了以基金家族增长模式下的基金规模与投资回报的
关系。他们以2004 年至2006 年的开放式基金为样本,对基金年龄、基金规模、基金
收益作了回归,验证了我国基金规模与基金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基金年龄与其投资收
益成负相关关系,基金年龄与基金规模成倒 U型关系。他们认为在基金家族模式下,
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有限,但管理的资产需求无限,从基金管理公司利益最大化
策略出发,基金管理公司会将有限的资产管理能力配置于新基金,从而使新基金获得
较高的投资回报,以便向市场传递―超额收益‖的信号,来吸引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公
司所管理的基金。故他们认为基金规模与基金收益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
只是基金管理公司利益最大化策略的结果,提出了管理能力假说。
叶纯颐(2010)研究发现,基金业绩与基金上期规模成反比,与基金家族上期规模
成正比;基金季度流量与基金超额收益呈正比,与基金规模成反比,而与基金家族规
模成正比。蔡奕奕、邓超(2005)研究发现大规模家族成员基金的业绩更具有持续性,
大规模家族成员基金间的业绩差距也具有持续性。
于建科(2010)指出家族基金存在共同持股现象,并认为双重经理制、股票市场规
模、基金行业规模,基金家族规模,市场行情等都会影响共同持股现象。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借鉴 Joshua M. Pollet 和Mungo Wilson(2008)对国外开放式基金的研究
方法,采用横截面数据模型考察规模对个体基金投资行为和基金家族投资行为的影
响,并检验持股宽度对基金超额收益率的影响。
同时,本文对大量的市场公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将个体基金、基金家族按不
同的类别进行分组,采用组合分析法研究规模对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
(2)可能的创新
目前,很少有学者从基金的持股宽度和持股深度等角度来研究基金规模对投资行
为的影响,大部分学者只是检验了基金规模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将研究基金规模
对基金持股宽度和持股深度等投资行为的影响, 并进一步检验这些投资行为对基金绩
效的影响。
本文不仅研究基金规模对个体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而且将更加深入地探讨家族
规模对基金家族投资行为的影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上一篇: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我国电影植入式广告营销的问题和策略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

超短期融资券对公司自身...

新常态下信托业务转型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绿色壁垒对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