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地位在弱化 8

   (二)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8

   (三)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以支付宝为例 9

   (四)影响商业银行的客户基础 11

五、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1

   (一)提升融资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11

   (二)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 12

   (三)构建服务性银行 12

六、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15年,正值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井喷时期,使得传统金融格局受到了一系列的影响甚至因此而发生转变。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研发以及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完善,产生了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日新月异的金融产业,在给我们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的同时,也对传统银行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反观我们的传统商业银行,极低的存款利率与极高的贷款利率以及贷款难等不合理的制度,使得我国群众储蓄意愿降低。相较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于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群众更加愿意将自己的闲钱放置在相对收益率较高的互联网金融。此外,我国小微企业从银行贷款十分困难,无法有效解决自身融资问题。正是上述现象的产生,使得群众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这一门槛较低的平台。

互联网金融的从无到有,被大众忽视到如今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世界的变革在这一充满传奇的历程中被充分的展示着,这一过程体现了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与革新,也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理念的延续。

   (二)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忽略的,必须对自身进行整改从而摆脱所处的困境。在商业银行可能被淘汰的大环境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其进行自身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客观的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既论述了有利的影响,也点明了弊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探讨,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来讲,都有重大意义。

   (三)文献综述

   二、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将传统金融的业务、服务等功能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及移动通信平台等所产生的新的领域,使群众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处理一系列的金融业务,达到资金需求的动态平衡、履行支付结算和信用媒介等功能的金融新业态。广义上来讲,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业态具有互联网精神;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以客户依托互联网平台来操作资金融通转移这一功能。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论文网

1.成本低

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资金的供求双方能够在避开中介的前提下完成信息的筛选与交易,且金融机构能够省去在营业网点建设的资金投入与营业的成本。  

2.效率高

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云处理”技术,使得客户在进行业务办理时不需要排队等候且业务处理的速度十分迅速。

3.覆盖广

上一篇: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与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会展...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互联网时代展会创新研究以淘宝造物节为例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

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风控...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