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办公楼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2)
1 杂填土 2.730 18.0 / /
2 褐黄色~灰黄色粉质黏土 0.430 19.0 / /
3 灰色淤泥质
粉质黏土 -5.170 18.0 6m以上15 /
6m以下25
4 灰色淤泥质黏土 -14.970 17.0 30 /
5 灰色砂质粉土 -38.170 19.0 70 3500
(3) 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主要参考
文献
和所用设计规范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局.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手册(土建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建筑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 丰定国, 王杜良. 抗震结构设计.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 东南大学等. 混凝土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
研究
所出版,2001.
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号03G10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1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图集号03G329-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7. 丰定国、王社良主编. 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4.梁兴文、史庆轩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二、方案论证
1.建筑方案
建筑设计的
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使得办公楼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安全、耐用的办公楼发展到现在安全、耐用、美观、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办公楼。这些变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⑴、加强了办公楼的自然通风,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
国内外
许多专家都发现,有时候环境的压抑可产生工作的压力,如通风不畅,采光不好,这样容易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工作环境设计好了,也就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⑵、室内墙面的装饰
材料
的颜色选用较为明快的色调,让每个员工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⑶、立面设计舒展,色彩简洁明快,外形美观,与周围建筑物融为一体,风格一致,展现出现代化建筑特色。
⑷、墙体大多选用保温、隔热的材料制成,既坚固耐用,又环保节能。
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其结构形式各有优缺点。框架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室内空间大,延性较好,其结构外表可以设计的多元化,既美观又实用的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多层办公楼、多层厂房等建筑中。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可采用近似法,有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和迭代法,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案有现浇、装配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其中现浇结构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根据毕业设计
任务书
的要求,通过参考了一些已经使用的设计后,我选择使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并确定了我的毕业设计的建筑设计方案。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饮水机进水阀注射模设计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下一篇:
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爱与欲望《傲慢与偏见》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消费者微信公众号营销参与意愿影响开题报告
李白的诗与酒的关系开题报告
某小区节能建筑设计开题报告
上海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建...
经济犯罪侦查讯问办案中...
便携工具盒下盖成型工艺...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