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行为金融和公司财务行为关系研究+文献综述(3)
(3)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理论阶段
罗尔(1986)通过分析兼并收购活动,提出了狂妄自大假说.该假说认为大多数的并购活动并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
管理
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狂妄自大盲目自信,对目标价值有了错误的估计。所以经常有不理智的收购行为发生。通过搜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管理者过分乐观的心态,西顿提出了“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为模型。他的模型为信息不对称和理性代理成本这两个原因洗除了罪名,模型认为即使没有这两个原因,企业也会产生“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的问题。
巴巴里斯和席勒(2002)对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描绘,这些行为主要包括自信情结、回避损失、从众心理、后悔与谨慎等,最终导致非理性市场,股票价格不公允。斯坦认为,当证券市场非理性时,理性的决策者会因为不同的客观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手段:如果公司股价被高估,理性的决策者会充分迎合投资者的喜好,趁机发行更多的股票;反过来,如果股价被低估,企业的高管就会选择回购股票,待股价上升时再卖出。
贝克和Wurgle(2002)基于斯坦的资本配置模型,提出了资本结构的市场时机假说。按照市场时机假说,企业的资本结构只是企业较长时间内财务决策行为累积的结构。格雷厄姆和哈文对392家美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表明, 问卷结果显示,有34%的企业有较严格的资本结构的区间目标,10%的企业有较严格的目标债务比率,2/3的CEO们承认“公司股票被高估和低估的程度是其融资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对于管理者的决策选择,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决策者的小情绪可能是致命的,可能严重影响投资行为,从而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企业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会计信息质量视角下企业投资效率研究
下一篇:
创业板企业自主创新与激励机制实证分析
保险资金杠杆收购的利弊分析研究
中国重工营运资金管理的案例研究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研究
融入资金成本的目标成本法改进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以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为例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