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潜在性。内部审计风险一般只表现于错误形成后,审计人员不会验证这种被忽视或接收的错误,因此在现实中就不存在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遭受的损失。因此,审计风险只是一种潜在性的风险。

3、普遍性。审计风险的类型取决于审计活动的类型。在审计活动中,审计风险在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所以,审计风险的发生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有联系,都可能会造成审计风险。

3 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3。1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就是独立性。如果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和机构在业务上的权威性和自主性以及其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势必无法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也无法规避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往往就流于形式,规范和监督都成为了空话。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结构上实施的是领导责任制,也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受本单位和本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内部审计的结果需要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给单位的最高负责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部审计没有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机构不独立文献综述

有的被审计单位从财务部门中抽取人员作为审计人员,也有一些单位直接合并了审计机构和监察机构,还有一些企业是由管理账目和钱财物质的员工负责审计职责,甚至一些企业的财务工作和审计工作都是由领导负责的。所以,要站在公允客观的角度上去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往往是很难的。特别是当审计工作面对企业领导违规、暗箱操作的时候[4]。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的意志就会凌驾于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得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的监督不能遵循客观的原则,并作出虚假的审计报告,给企业造成严重的隐患。

3。1。2 经济不独立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是在企业编制内的,无论是薪资福利还是职位都收到企业负责人的掌控,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在工作中无法全力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的功能。当内审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利益相一致的时候,内审工作人员往往会会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放纵企业的违规行为,从而降低了内部审计的作用

上一篇:企业绿色会计的问题与策略
下一篇:医疗设备制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鱼跃医疗为例

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核心财...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营运...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运行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