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研究过程中主要调查清晏园的植物资源现状,植物多样性,配置特点以及栽培和管理方面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清晏园今后的开发,利用,园内植物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 调查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淮安概况

淮安位于苏北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面积:全市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人口:全市总人口近500万,其中市区人口246万。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位于北纬32°43′00"~34°06′00",东经118°12′00"~119°36′30"之间。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公里,面积10072平方公里。2004年,市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

江苏淮安是京杭大运河沿岸的一座历史名城,明清时期十分繁华, 清代中叶尤其鼎盛,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同时分驻于此, 盐商云集,市肆骄罗, 车船密布 ,有“淮上名都”之誉。

淮安市地跨淮河两岸。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淮安的气候,物候,植被,生物资源等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2。2 清晏园概况文献综述

清晏园位于淮安府城西北里外的清江浦。清江浦是运河岸边的重镇,自明代以来在此设有多所衙署机构,其中位于西南部的户部分司公署设于明永乐年间,负责管理常盈仓,清代康熙十七年被河道总督靳辅辟为行馆,雍正七年在此设立江南河道总督一职,改旧行馆,为江南河道总督行署又称总督河院公署,简称总河署。九年至十一年作过较大规模的改建。清晏园曾先后称为西园、淮园、澹园、清晏园、留园、叶挺公园、城南公园。1991年,公园更名为清晏园【1】。

 清晏园由仿古建筑(主要有淮香堂,蕉吟馆,今来雨轩,以及蔷薇园与曲廊,水榭,船楼和谦豫斋等)座落在西北的关帝庙,座落在西南的叶园,座落在荷池北的荷芳书院,假山,曲桥类景点等几个部分组成

上一篇:雌激素诱导的乌苏里拟鲿性腺结构观察
下一篇:会宁县第一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萱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鸡α干扰素的初步研究

开花和灌浆期低温胁迫对...

苏淮猪SULT1C3基因多态性的...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与肌内脂肪相关性的探究

小鼠Boule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鉴定与分析

精胺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紫陵阁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