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4。2取样 4

1。4。3表面灭菌 4

1。4。4平板接种 4

1。5菌种纯化 5

1。5。1菌种的选取与纯化 5

1。5。2菌种保藏 5

1。6菌种发酵 5

1。6。1内生真菌菌种的发酵 5

1。6。2内生细菌菌种的发酵 5

1。7处理发酵液 6

1。7。1内生真菌发酵液的过滤 6

1。7。2内生细菌培养液的处理 6

1。8菌种抗菌活性的筛选 6

1。9液体培养基培养 7

1。10筛选菌株的形态鉴定 7

1。10。1简单染色 7

1。10。2革兰氏染色 7

1。11 DNA的提取与保藏 7

1。12 PCR扩增16SrDNA 8

1。13电泳 8

1。14 16SrDNA测序 8

2 结果与分析 8

2。1培养特征以及形态鉴定 10

2。1。1内生细菌HS-D2 10

2。1。2内生细菌LM-A4 10

2。1。3内生细菌LM-2 10

2。2抑菌活性分析 11

2。3 16S rDNA电泳图谱 13

2。4测序结果 13

2。4。1细菌HS-D2的16SrDNA测序结果 13

2。4。2细菌LM-A4的16SrDNA测序结果 14

2。4。3细菌LM-2的16SrDNA测序结果 15

3讨论 16

4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引言

社会经济的进步伴随着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类致病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断提高,故而寻找安全、高效、无副作用的新型抗生素是势在必行的。而在新型抗生素的开发方面,新的来源是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而植物内生菌就是那个丰富且高效的新来源。早前,植物内生菌的存在和作用长期以来从未被人们了解,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因为牲畜食用了被感染了内生真菌的牧草,从而造成了畜牧业的重大损失,人们才开始关注起植物内生菌,至此有关于植物内生菌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随着步入21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我国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我国的植物内生菌研究,多数都是以内生菌本身为主要研究方向,且在生物医药开发和农业发展方面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方面则稍显不足。王剑文、谭仁祥等提出的利用内生菌寡糖诱导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发根(Hairy root)合成青蒿素(Artemisinin)的研究[ ]则向我们展示了植物内生菌应用存在的新方向: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双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值得关注的。陆兆新等则将目光汇聚于神经指向性物质GABA,催化谷氨酸合成 GABA活性的植物内生菌[ ],也是从新的角度:即近几年人们更关注的食品防腐剂问题,重新以新的视角审视有关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并指出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在食品加工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意义。这些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在促进内生菌与宿主植物关系等生物学问题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植物内生菌在其他领域,比如食品加工、重要粮食作物存储等方面更深一步的研究。

上一篇:辣椒叶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检测
下一篇:以分子信标为探针的双螺旋DNA电化学检测

萱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鸡α干扰素的初步研究

开花和灌浆期低温胁迫对...

苏淮猪SULT1C3基因多态性的...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与肌内脂肪相关性的探究

小鼠Boule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鉴定与分析

精胺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紫陵阁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