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期,波兰的穆尼斯将对数引入中国,并和当时我国的薛凤祚合编对数著作《比例与对数》。我国清代数学家戴煦发展了多种求对数的捷法,其著作《对数简法》、《续对数简法》。

  1.1.2 对数函数在中学阶段的地位及作用

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等计算工具的发展,对数在简化数值计算方面有所弱化,但对数函数仍然是高中阶段要学的六大基础函数之一。在我们的生产和实际生活中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我们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对数函数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在2003年施行的《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3)对这节内容有着明确的任务要求:

①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② 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③ 知道指数函数 和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

        2004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试行稿)》 中对对数函数的要求是:

        ① 经历由指数式提出对数概念的过程,理解对数的意义,掌握积、商、幂的对数的性质。会用计算器求对数;

         ② 通过实例引入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

         ③ 利用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图象(以底数大一1的对数函数为重点),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④ 理解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概念,会解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美国加州数学课程标准(1997)中对对数函数的要求是: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有关指数对数问题;掌握对数的性质;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会用对数的性质化简对数表达式以及值的估算。

         澳大利亚数学课程标准(2003)中对对数函数的要求是:掌握对数的定义;会进行指数与对数的相互转化;会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会应用对数恒等式;会应用对数的运算法则进行估算以及化简;会画对数函数图象;会解对数方程。文献综述

         还有许多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课程标准,在此不做详细叙述,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在中学阶段对对数函数都提出了系列要求,由此可见对数函数在中学阶段的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从高考数学试题构成角度分析对数函数在中学阶段的重要地位,下面以全国高考理科卷Ⅱ和江苏卷为例说明对数函数在中学阶段的地位及作用。如表1所示:

表1 对数函数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分布

年份 全国高考理科卷Ⅱ 江苏卷

2008 4.若 , , ,则( )

A. a<b<c  B. c<a<b 

C. b<a<c  D. b<c<a 8. 设直线 是曲线 的一条切线,则实数 的值为 .

2009 7. , ,

则(   )

上一篇:GIS在公交覆盖率上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关于导数符号与数列单调性的关系

数学核心素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研究

大学生网购服装的问卷调查分析

基于C++的学生管理系统设计+ER图

同伴背景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高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小学生数学估算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浅谈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