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3.1建立天线模型 12

3.3.2激励源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13

3.3.3求解频率的设置 13

第四章 单馈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14

4.1单馈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14

4.2单馈圆极化天线的仿真与分析 16

4.3小结 18

第五章单馈圆极化微带天线的扫描及优化 20

5.1对DL(方形介质基片顶面的边长)进行优化扫描 20

5.2对PL(贴片长度)进行优化扫描 22

5.3对l(切角两个角的狭缝长度)进行优化扫描 25

5.4对d(馈电位置距离贴片中心的距离)进行优化扫描 28

5.5对l1(不切角两个角上的狭缝长度)进行优化扫描 31

5.6对delL(两个切角的边长)进行优化扫描 32

5.7对h(介质基片的厚度)进行优化扫描 35

5.8小结 38

总结与展望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第一章 绪论

1.1微带天线的简介

最早的微带天线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一个教授所提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带天线在社会发展中已占据很重要的一个席位。微带天线是天线中的一种,微带天线的组成很简单,通常是由一个介质基片,在介质基片上添加一个导体贴片,在介质基片下方添加一个接地板,这就构成了大体的微带天线,因为天线需要有馈电去激励,所以需要在导体贴片上增加激励源,通常利用微带线馈电或者同轴线馈电的方式。微带天线包括单频带天线、双频带天线和多频带天线[1]。微带天线上的导体贴片有多种类型,有正方形贴片、圆形贴片、环形贴片等。这也将微带天线分成了很多种,包含微带贴片天线、微带振子天线、微带缝隙天线和微带线型天线,每种天线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功能各异。其中微带振子天线就是将导体贴片换成了薄片振子。微带缝隙天线,顾名思义就是在接地板上来切割出一条缝隙,通过这条缝隙来使天线产生辐射。微带线型天线,就是将微带天片换成微带线,通过微带线的形变来产生辐射[2]。微带天线与普通天线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安装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微带天线也有缺点,主要包括:频带宽度太窄、由于具有介质与导体损耗会使辐射效率降低,影响天线的功能性。不过科技在发展,许多学者已经研究出多种解决微带天线带宽太窄的方法,具体方法在本文后面给出。

1.2微带天线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微带天线的研究分析方法与技术介绍

微带天线有很多研究与分析方法,其主要分为三种:

1、传输线模型。所谓的传输线模型就是将微带天线上的贴片等效成一个微带线,通过微带线传输来完成天线的辐射,这种方法多用于矩形贴片的微带天线。

2、空腔模型。主要就是将贴片四周的空间建立成一个空腔,这时天线就形成了内场与外场,通过这种方法,学者们成功的计算出了天线的输入阻抗,这种方法为微带天线提供了一种物理概念,但是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微带天线。

上一篇:基于VR技术的通信虚拟实验室研究+源程序
下一篇:基于LabVIEW的MUSIC频率估计方法设计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双...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长期跟踪算法研究

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研究及...

HFSS形状渐变方法的槽缝加载微带天线设计

超声波自动测量物体液位系统设计任务书

城镇化进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方支付风险防范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内河智能航运信息服务(...

浅析地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2143字】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

80C51单片机水箱液位控制系...

反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

ARM新生儿水床控制系统设计硬件设计+源代码

机械安全标准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