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2002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在规定了对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管理和监督办法等的同时,提出了“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的要求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强调安全性措施(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颁布,必将进一步推动安全评价工作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陆续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及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对安全评价单位资质重新进行了审核登记,并通过安全评价人员培训班和专项安全评价培训班,对全国安全评价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定,使得安全评价更加有章可依,从业人员素质大大提高,为新形势下的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证。
2008年4月29日,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成立;2012年3月22日,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支持铁道部开展安全评价职业培训工作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这些都表明了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第三次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环保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
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014年12月1日正式实行新《安全生产法》,2015年1月1日正式实行新《安全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两法的不断改革和重要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安全评价在国内的安全生产中愈加重要。
(2)安全评价方法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工业迅速发展时期的产物是安全检查表。当时,由于安全系统工程尚未出现,安全工作者为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日益增多的事故,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编制了一种检验系统安全与否的表格。系统工程广泛应用以后,安全系统工程开始萌芽时期,安全检查表的编制逐步走向理论阶段,使得安全检查表的编制越来越科学、全面和完善。随着安全系统以及安全评价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应用在实践中。被大家熟知的如预先危险性分析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事件树分析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事故树分析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故障树分析(FTA)技术是采用逻辑的方法,一般来讲,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也是以故障树分析为主要标志的;道化学法自1964年到1993年历经29年,不断修改完善推出了第七版,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行分析评价,可以说更趋完善、更趋成熟;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结构化的分析方法。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成果,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在八十年代初便完成了以Burro,Coyote,ThorneyIsland为代表的一系列大规模现场泄漏扩散实验。在九十年代,又针对毒性物质的泄漏扩散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数以百计的事故后果模型。如著名的DEGADIS、ALOHA、SLAB、TRACE、ARCHIE等。基于事故模型的实际应用也取得了发展,如DNV公司的SAFETYI软件是一种多功能的定量风险分析和危险评价软件包,包含多种事故模型,可用于工厂的选址、区域和土地使用决策、运输方案选择、优化设计、提供可接受的安全标准。ShellGlobalSolution公司提供的ShellFRED、ShellSCOPE和ShellShepherd三个序列的模拟软件涉及泄漏、火灾、爆炸和扩散等方面的危险风险评价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数学模型,有着很强的可信度。评价的结果用数字或图形的方式显示事故影响区域,以及个人和社会承担的风险。可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级,有助于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模糊理论方法(Fuzzy),对被评价对象做出“安全”的评价结论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概念。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为建立指标集,建立评价集,建立权重集,对各方案建立指标与评价间的模糊关系,综合评价得到模糊评价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