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贫困大学生经济救助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国内
文献
综述(1)对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的
研究
闫芳(2014)认为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对贫困生身份的准确认定,但是现今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合理,认定操作程序不严谨,资助工作者为此感到困扰。 41017
范贤昱(2013)指出因为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标准,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所谓的“标准”又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在操作过程中,高校难以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进行调查和统计, 所以也不可能以此作为贫困生的判定标准。
论文网
(2) 对
经济
救助措施的研究
齐影(2012)指出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以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和特殊的困难补助以及学费减免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高校教育救助体系。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却并不完善。例如奖学金、助学金名额分配不公平;以学习成绩优良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制度存在缺陷;勤工助学政策要解决勤助岗位缺乏的问题。
张晓凯(2012)认为虽然当前我国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救助力度较小,教育救助资金不足,教育救助的覆盖率偏小,以及无法确保教育救助资金能够足额、公平、有效发放等问题。
(3)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麦清(2012)认为我国的社会救助侧重于以物质性、经济性的救助方式为主,但现实生活中,只是对贫困大学生给予物质上的资助显然不够,因为他们可能面临着人际关系紧张和情感体验不佳等问题,如果没有非物质救助,会造成贫困大学生无法善加利用物质上的资助。
毕鹤霞(2012)对某高职院校的100名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今贫困大学生最大的难题已经不再是经济贫困了,而是在就业、学习、心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刘翠英(2015)认为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倾向于解决学生的经济贫困,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资助,在精神层面的救助没有跟上。因此关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问题,现行的教育救助体系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来帮助贫困大学生。
2、 国外
文献综述
近几年,国外学术界对于教育援助计划的研究:
Ray Frank和William Purdy(2012)指出在2008-2009年度,美国学生的所有援助计划总额超过168000000000美元。尽管投资数额非常大,但是不同群体间在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和完成率上仍有很大不同。
Rachel B. Rubin(2011)通过自然实验考察美国联邦佩尔助学金资格,利用断点回归的方法衡量学生是否有获得佩尔助学金的资格,结果表明:最小的助学金金额小于普通高校学费的10%,显然是不够的。
在文献搜集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外学术界基本都是对于单项救助政策的研究,缺乏对整个教育救助体制进行全面的探究和分析。况且国外尤其美国,是世界的种族大熔炉,不同的种族间存在差别对待和种族歧视的情况,更加无法保证教育救助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凯.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财经大学,2012.
[2]齐影.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研究[硕士学问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2.
[3]麦清.高校贫困生非物质救助的
现状
及存在问题分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1:28-30.
[4]戚燕.贫困大学生救助策略思考.时代教育.2015.06:54-55.
[5]韩俊江,郭晖艳.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2:25-27.
[6]李涤非,许可纯.大学生贫困救助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广州大学城吹冰所高校的调研. 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9:37-39.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劳务派遣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通货膨胀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文知识素养文献综述
FDI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大学生生育观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微博文化对大学生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G20经济发展出口贸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