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现状:《西厢记》问世以后家喻户晓,有人甚至把它与《春秋》相提并论。尽管王实甫《西厢记》的原本已经失传,但明代以来坊间出现了大量《西厢记》刊本。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所知《西厢记》明刊本有110种左右,清刊本有70种左右。刊本的纷繁适足说明它影响之深,流传之广。在戏曲舞台上,《西厢记》更是演出不衰,京、昆、蒲、豫、川、滇、闽、赣等剧种,都把它改编上演,多少年来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44319

    《西厢记》的出现,深深地吸引了许多作者,人们纷纷效法学习。有人甚至依样画葫芦地模仿其文辞,套袭其情节,像元代的《东墙记》,简直像《西厢记》的翻版;《倩女离魂》写折柳亭送别,也因袭《西厢记》长亭送别的场景。有些作家则善于从《西厢记》中汲取营养,像汤显祖的《牡丹亭》,孟称舜的《娇红记》,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在继承《西厢记》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基础上,发展创造,从而取得了新的成就。

    专著方面,如蒋星煜的《〈西厢记〉研究与欣赏》,全书辑录作者历年来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四十余篇,从文艺学角度,对我国戏曲名著《西厢记》的艺术价值及深远影响作了多方位的阐述与介绍,提高读者对古典名著的欣赏能力;王季思的《西厢记研究》,王季思先生自幼在家乡看戏,就被艺人们塑造的《西厢记》的舞台形象所吸引。后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把剧中男女主人公大胆追求自由恋爱的反封建精神引为同调。上大学以后,在吴梅先生指导下,先生开始对这部古典名剧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几十年来不断取得优异成果,成为《西厢记》研究领域中举世公认的权威;

学术论文方面,如刘鹏的《西厢记的经典化研究》,《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是中国戏曲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本文把“经典”与“经典化”概念引入《西厢记》研究,运用对话理论来考察《西厢记》作为“经典”成长的三个阶段,希望通过这种个案研究,能够给“文学作品经典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认识。

 

二、本课题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

刘鹏的《西厢记的经典化研究》,《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是中国戏曲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本文把“经典”与“经典化”概念引入《西厢记》研究,运用对话理论来考察《西厢记》作为“经典”成长的三个阶段,希望通过这种个案研究,能够给“文学论文网作品经典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认识。

 

三、本课题的发展趋势:

    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是名剧《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中国的古典文学、戏剧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近百余年来,人们对《西厢记》传唱不衰,对主人公念念不忘。《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强大的全过程。在著作人物塑造方面,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四、主要参考文献

[1]于莉莉.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阐释理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08).

[2]王素玲.浅析崔莺莺的形象演变[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

[3]武沛荣.试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J].文教资料.2007,(08).

[4]武沛荣.试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J].文教资料.2007,(08).

[5]李磊.崔莺莺真的叛逆了吗[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6]刘楷锋.论<西厢记>中崔莺莺的灵慧及其产生[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上一篇:儿童文学的生态主题文献综述
下一篇:鲁迅小说的生命意识文献综述

《水的浮力》初中科学实验设计文献综述

《玲珑》杂志女性形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微博传播与微博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电视真人秀《极限挑战》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开明国语课本》的研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极限挑战》热播原因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微微一笑很倾城》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紫陵阁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组态王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