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网娱时代下的粉丝文化研究(2)
(一)从个体性到群体性
最初,粉丝只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并且以“追”这种方式来接近自己的偶像,所以早期的粉丝也被社会称呼为“追星族”,他们拥有自觉的个体性,不会因为其他人的目光和态度而影响到自己对偶像的看法。在这种散兵游勇的状态下,粉丝要想搜集关于偶像的信息,只能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去了解,这种方式得到的信息相当有限。由于缺乏社会交往与互动,造成粉丝们一直在个体化和原子化的状态中徘徊,每当有官方组织活动或者明星演唱会时,粉丝们都难以相互联系,只能以个体形式去参加,粉丝内心的声音在这种孤独与平淡的生活的磨蚀下慢慢泯灭。因此早期的粉丝文化一直处在一个受压抑的社会环境中,难以快速扩张。
如今,网娱时代的到来使追星群体的表达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再用“追星族”这个词汇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因为当一个新的称谓出现时往往伴随的是身份权利的更迭,所以更多的人愿意被称呼为粉丝。当互联网上开始出现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时,粉丝们成群结队的活跃在上面,这些自由的网络空间使粉丝们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当粉丝们初尝言论自由的甜头后,对互联网平台则进一步燃起了狂热的兴趣。通过这种不限地域、性别、年龄甚至国界的交流方式,聚集成群的粉丝们的思想与行为都变的和传统追星族颇为不同,他们会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具有强烈的集体精神,当群体内的任何一个个体搜罗到偶像的第一手资料,必然会通过网络分享给群体内的成员。渐渐地,粉丝个体意识被抑制,群体意识被不断放大,而群体的强大又推动每个个体的发展,最终,粉丝团这种代表粉丝共同意志集合的组织产生了。正如古斯塔夫•勒庞提到的“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的首要特征,但这不一定总是需要一些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1]
粉丝们加入粉丝团队后,通过在网络社区互动而得到全新的身份认同以及归属感,他们用“追星”的激情驱赶寂寞的心灵,点燃枯燥的生活,在群体的狂欢盛宴中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偶像、粉丝以及网络社区三者关系密切,网络社区被看做是粉丝们的家园;共同的偶像是他们联系的精神纽带;对偶像的忠贞和坚定是粉丝们坚守的第一准则。见异思迁的“爬墙”粉丝和朝三暮四的“双担饭”这种违背群体意志的行为,不仅会受到各大粉丝群体的谴责与蔑视,而且还被认为是个人道德败坏的表现。可见在同个偶像的粉丝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服从集体的强烈意识,他们的行动往往不受自己的意志支配而服从于群体的要求,当明星或者娱乐公司发出号召,粉丝们便自觉的参与行动,这种集体行动表现出了强烈的群体性特征。
(二)从平等交互到层级发展
媒介技术的滞后,是传统“追星族”缺乏广泛交流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消息闭塞的状态下,“追星族”之间的交互常表现出平等性。首先,信息发布的主导权在官方,粉丝只能共同享有官方提供的关于偶像的信息,每个个体所掌握的信息匮乏,这便无法形成具有特殊地位与权力的领导核心;其次,由于地域、时间、通讯等条件的制约,“追星族”之间无法互相联系去参与每一次官方集会活动,交流的受限导致他们缺乏组织性和群体性意识,也不会有人愿意无私奉献独家信息;最后,“追星族”之间的交互多表现为心理沟通和物质互换,而他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进行的,物质互换是有来有往的,因此这种交往要以平等为前提,并且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才可以顺利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的“追星族”的交往似乎让人际交往回到了原始社会,交往双方都有平等的地位,都有互相需求的东西,都在特定的时间进行。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论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
论曹操诗歌的个性色彩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死刑...
赵本夫小说《天下无贼》中的人文情怀
乡土情怀下的苦难与救赎...
语境教学视野下说明文教...
大数据时代下秘书人员的职业技能素养
论新形势下的女秘书形象塑造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