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汉语母亲称谓的历时变迁分析(5)
“妈”,《广雅•释亲》中说:“妈,母也。”单音节的“妈”,要比双音节的“妈妈”出现的早。在古代,单音节的“妈”是作为一个俗称常用在口语中,民间有阿妈、老妈等称谓,以吴语为代表的南方方言里称姆妈,尤其上古文献中,单音节“妈”一般不指称“母亲”。在宋元以后,双音节“妈妈”指称“母亲”,但主要出现在白话小说和说唱
文学
中。近代以来双音节词语“妈妈”出现在口语中次数增多。到了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妈妈”,逐渐占了优势。不过“妈”有很多现在已经不被使用的意义。例如,在古代对“已婚妇女、年长的妻子、以前的妓院用语“老鸨”、年老女仆,主妇、家姑、婆婆、祖母、养母”等这些都称为“妈妈”。
今天,除了作为“母亲”的意义,“妈妈”的其它意思已经消失殆尽了。另外,“妈妈”我们在口语中运用比较常见,也经常用于面称,有时在书面语和背称时也会用到,所以“妈妈”这个称谓已经成为普通话中称呼“母亲”的常用语。
“娘”,从女,良声。“‘娘’指女子,最初见于吹冰朝。宋本《玉篇•女部》:“娘,少女之号”。“娘”字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朝刘宋时期,“娘”已用作母称,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娘”经常作母亲,大约在南北朝间,“孃”出现了表示母亲义的用法。[13]《宋本玉篇》云:“孃”,女良切,母也。《宋本玉篇》云:“娘,女良切,少女之号。”用今天的话说,“娘”字是用作年轻女子的称呼。唐以前表示年轻女子的用法均作“娘”字,如:老马十岁,犹号骝驹;一妻耳顺,尚称娘子。(见《北齐书•祖珽传》第二册,中华书局1972年,第514页)。从下面例子中可知,《子夜歌》:见娘善容媚,愿得结金兰。(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九》,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0页),隋唐时,“娘”字的这种用法也延用不辍。直至清末,表年轻女子义的仍用“娘”字,后世文学作品中很容易见到,如:红娘、杜十娘、十三娘、幺娘等称呼。大约在中唐前后,也偶见用“娘”字表母亲的用法。晚唐五代时,“娘”字表示“母亲”义的用法渐渐多起来,与“孃”相混,敦煌变文中多见,例如:若是冤家托荫来,阿娘身命逡巡失(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第678页)。[14]也就是说在吹冰朝时,“娘”的含义被扩大,由原来的单指年轻女性扩大到用来作为称呼母亲的称谓名词,又如:《南史•竟陵王子良传》:“武帝为县令时,与子良母裴氏不谐,遣人送还都。子良年小,帝谓之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此时“娘”是指母亲。[15]以上说明“娘”在其使用之初并非专指称谓,直到吹冰朝以后逐渐发展出“母亲”的含义,成为一个称谓名词。
“娘”在古代一般用作面称,也可用作背称,在书面语中也可用,到了现代,“娘”表母亲称谓的意义在口语已经不常见了,基本都是在书面语中。而且现在普通话的推广,有些地区以前用“娘”现在也不用了。
(二)母亲称谓的发展规律
1.关于母亲称谓的数量逐渐的减少,在中前期时较多,发展到现代母亲称谓已经屈指可数,并且书面语和口语区分的比较明显。
2.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关于母亲称谓的很多词语在现代已经很少用到,有的甚至消失。比如“慈闱、家家、额娘、娘亲、老妈子、先妣、嫡母、母后、母妃、婆、慈阴、先慈、庶母”这些词当中很多在今天已经不用了。只有那些比较常用的留了下来,这就是说和语言的实用性有关。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通过《私人生活》关注中小学学生的精神困境
下一篇:
汉语礼貌语的语用功能探析
留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
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了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论汉语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对外汉语中求职信语体的...
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秘专业的优势与不足
留学生学习汉语副词“又”的偏误分析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