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汉语母亲称谓的历时变迁分析(6)
3.随着社会的发展,双音节称谓词主要在原单音节语素基础上附加区别性语素,构成偏正式复合词。[16]扩充了词汇量,增加了词汇表意的准确性。如表示母亲的母、妪、媪后演变为民母、嫡母、生母、乳母等,妈演变为“妈妈”,还有娘,演变为娘娘、奶娘、干娘、大娘、婶娘等。而那些单音节词也还在使用,只是没有双音节词的使用范围广频率高。
4.母亲称谓语词义的扩大或缩小。“娘”的词义在扩大,从单指年轻女子到专指母亲,“妈”的词义在缩小,在古代有很多人都可以称为妈,但是在现代其他意义已经消失了,只有自己的“生母”才称谓“妈”。母亲一词的词义却在扩大,在以前专指自己的“母亲”,到了现代我们可以说“祖国母亲”,把那些好人称为“中国母亲”等。
(三)母亲称谓演变的原因
1.汉语的亲属称谓以复杂著名,以辈分而论, 形成了“九族”血亲关系,同一代人之间, 还要细分长幼,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 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称谓系统。[17]在古代这种传统宗族血亲思想比较明显,家族之间的称谓比较多,因此在古代关于“母亲”的称谓就比较多,而现代社会,核心家庭的比例大,家庭成员稀少,亲属称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就“爸”“妈”。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正在消失,这种观念也就比较淡薄,所以“母亲”称谓语就少了很多。
2.婚姻制度,在古代一般是一夫多妻制,姻亲关系比较复杂,因而母亲称谓复杂,尤其是亲生与非亲生之间的称呼很难一一说清,产生了很多关于母亲称谓的词语,比如“庶母、嫡母、后妈、后娘、继母、出母、小妈、阿姨”等。而现代实行一夫一妻制,所以古代的很多称谓都已经不用了。
3.随着
经济
的发展,以及传统伦理观的淡薄,古代的很多称谓在现在已经不运用了。比如我们在古代一般会尊称自己的父母为高堂,尊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尊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还有慈母,家慈,以及萱堂这种尊称已经很少会用到。
4.还有就是词语本身的演变规律,有些词在词义上会发生变化,比如单音节词逐渐演变为双音节词。
5.随着汉语国际化的推广,以及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汉语普通话的规范化很是明显,有很多词语在原来的基础上已经消失已尽。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中我们运用“母亲”称谓最多的就是“妈妈”,“母亲”,其他称谓已经很少用到。还有就是受外来词语的影响,一些新词正在被运用,如“妈咪”,这个词语在现代也比较流行。
四、母亲称谓语所折射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
母亲称谓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联。受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熏陶,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人与人之间依附性很强,家庭内部等级森严,家族成员的称谓按血缘远近,辈分高低,都有严格细致地区分,亲属称谓相当复杂。以血缘来区分亲属关系的传统聚居式家族解体。很多母亲称谓语不是特别的正式,称谓以男性为中心,女性为附属,显现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特殊的婚姻制度下,儿女对于母亲的称谓不尽相同。
(二)语言文化
母亲称谓语的变迁也显现了很多语言文化,其中“萱堂”一词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古人常以“萱堂”或“堂萱”代称母亲,《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所以后世就以“萱堂”为母亲的代称,还有一些敬辞也有民族文化特色,如“尊”和“令”显示出中国人在交际交往中尊敬对方兼及对方亲属的文化心理。[16]还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也有它的语言特色,当然母亲的称谓语也各有特色。不同地域也会显现不同的语言文化,一些地方会形成特殊的方言,对母亲的称谓也不同,这就形成了特殊的语言文化,甚至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通过《私人生活》关注中小学学生的精神困境
下一篇:
汉语礼貌语的语用功能探析
留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
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了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论汉语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对外汉语中求职信语体的...
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秘专业的优势与不足
留学生学习汉语副词“又”的偏误分析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