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双重性格分析(2)
一、姚木兰的形象来源
这部小说虽然在欧洲用英语写成,但是由于林语堂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在文本中还是显露出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意蕴,木兰这一形象的产生很明显的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影响。
(一)对《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借鉴
林语堂一生钟爱《红楼梦》,在《红楼梦》的影响下,他创作了《京华烟云》。正如每个
艺术
结晶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环境背景影响。《京华烟云》的创作就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矛盾背景下产生的,中西文化交汇,必然使生活其中的人物的性格产生矛盾。
在《京华烟云》中,姚木兰这个形象寄托了林语堂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他借鉴了《红楼梦》中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形象,并将其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出了姚木兰容颜美丽、才华横溢、乐观开朗、心胸宽广、人情练达、能操劳家业的理想女性形象。她像史湘云一样乐观开朗、心胸宽广。在生活中遭遇种种沉浮时,她能够保持自然洒脱的心态。人们常说:“从一个人的字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而曹丽华初见木兰给她的信时就认为信中的字“笔力遒健,不太像出诸女人之手,字有半寸多大,字体庄严大方,笔法奔放,字与字间,时有连笔,足见写信人潇洒豪迈”[1]。薛宝钗的美貌在她身上也有着同样的体现,文中多次对木兰的外貌有简略的描写,“眼睛多情而富有智慧,脸上五官较瘦削,轮廓线条较为清楚,眉清而目秀”[1],仅仅简单的几句话,几个词语,我们不难想象出木兰的容貌必定美若天仙,超群出众。林黛玉的才智更是木兰身上的闪光点,她在少女时期就因其聪慧而在京华颇有名声。在父亲的影响教育下,她“从小接受新式教育,精通甲骨文,有着极好的文学和文化知识涵养,能文能诗,还熟悉药理药性”[2]。这样复杂的人物特点糅合在木兰一人身上并能巧妙表现给读者,更是作者对《红楼梦》的深刻领悟与对木兰形象的极度热爱的体现。
(二)来源于《木兰诗》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位妇孺皆知的英雄女性——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主人公。《京华烟云》的女主角用了“木兰”这个名字绝不仅仅是偶然,名字的意蕴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给读者的讯息。我们不难看出姚木兰的形象与北朝民歌中的花木兰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小说第一章介绍了木兰的父亲为孩子起名字的习惯:“他极力避免传统上用得太滥的文雅的女儿名字,他是从中国历史上找古典的名字,这是和常人不同的”[1]。“木兰”这不仅是名字的借用,而且小说中在姚木兰这一形象的塑造上的确借鉴了花木兰的精神。
我们从木兰敢于替父从军的结果可以大胆地设想木兰必然性格坚韧、武艺高强、智慧超群。而姚木兰却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因为她是个很特别的孩子,她的特别在于她有着非凡的智慧。她在七八岁之龄就能辨认当时极为稀罕的“甲骨”,且对世事有着超凡的洞察能力。这种禀赋,使木兰迥异于普通的孩子且更加出色。
姚木兰借鉴木兰这个名字,是对中国女子性格、精神、文化的一种借鉴。多个形象的借鉴为姚木兰性格中的矛盾特点做了铺垫。
二、姚木兰身上体现的传统女性的柔美与现代女性的时尚
林语堂的作品使人感受到一种温和之美,就拿他对“幸福”下的定义来说,他认为“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3]。这样一个有田园闲淡情趣的人必定会有这种风格的作品。姚木兰的矛盾性格在《京华烟云》中出现在各个细节中,润物无声的表现出来。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论《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技巧
下一篇:
唐代咏物诗中“物”的研究+文献综述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