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实验方案    37
5.1.2    小孔直径检测结果    38
5.1.3    直径检测实验分析    39
5.2    针孔衍射波前检测研究    40
5.2.1    实验方案    40
5.2.2    衍射波前检测结果    41
5.2.3    误差分析    42
5.3    点衍射板干涉研究    43
5.3.1    实验方案    43
5.3.2    干涉测量结果    44
5.3.3    波面计算    45
5.4    本章小结    46
结    论    47
致    谢    49
参考文献    50
图表目录
图 1.1 PDI原理图    2
图 1.2 光栅式移相点衍射干涉仪结构示意图    3
图 1.3 测量光路图    4
图 1.4衍射波面示意图    5
图 1.5 分析计算模型    5
图 1.6 小孔衍射波前的仿真模型    6
图 1.7 点衍射干涉仪工作原理图示    6
图 1.8 任意形状小孔模型    7
图 1.9 仿真几何模型    7
图 1.10 卢增雄等人利用FDTD方法计算获得的小孔衍射近场振幅及相位分布,其中a,c分别为X方向剖面的振幅和相位分布,b,d分别为Y方向剖面的振幅和相位分布    8
图 2.1点衍射波前检测系统示意图    11
图 2.2 点衍射干涉数学模型示意图    13
图 2.3 圆孔径光学系统夫琅和费衍射仿真效果图    14
图 2.4 小孔衍射波面示意图    15
图 3.1 6um理想小孔衍射波前与标准球面波误差波面    17
图 3.2不同直径小孔衍射波前PV和RMS值    18
图 3.3不同椭圆度小孔衍射波前PV和RMS值    19
图 3.4 小孔粗糙度设置    19
图 3.5不同粗糙度小孔衍射波前PV和RMS值    20
图 3.6 4um小孔不同横向离焦时衍射波前PV和RMS值    20
图 3.7 艾里斑光强分布    21
图 3.8 横向离焦12um时小孔内光强分布    21
图 3.9 1um小孔不同横向离焦时衍射波前PV和RMS值    21
图 3.10 含1λ像差的焦面光场分布    22
图 3.11 1λ球差横向离焦曲线    23
图 3.12 1λ彗差横向离焦曲线    23
图 3.13 1λ像散横向离焦曲线    24
图 3.14 1λ离焦横向离焦曲线    24
图 3.15 4um小孔含不同像差时衍射波前PV和RMS值    25
图 3.16 含8λ像散时不同直径小孔衍射波前PV和RMS值    25
图 3.17 条纹对比度与干涉光强比n关系图    26
图 3.18 不同直径时小孔有效透过率与点衍射板最佳透过率曲线    27
图 3.19横向离焦时小孔有效透过率与点衍射板最佳透过率曲线    28
图 3.20 不同横向离焦时干涉光强比曲线    28
图 3.21 1um小孔横向离焦时的光场分布    29
图 3.22 不同像差时点衍射板最佳透过率曲线    29
图 3.23 8λ像散不同轴向离焦时点衍射板最佳透过率曲线    30
图 3.24 8λ像散不同横向离焦时点衍射板最佳透过率曲线    30
上一篇:非均匀电场强化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下一篇:ZEMAX基于对称楔形干涉腔的高光谱成像方法研究

PbSe量子点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

ANSYS应用波浪能的海洋环境...

和隧穿量子点作用单模场压缩

激光作用下隧穿量子点的偏态信息

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及其仿真

共焦点聚焦形貌测量技术与应用研究

S度量空间中公共不动点问题的研究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