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静脉识别 活体识别、内部特征、

非接触式、高防伪性 采集过程较为复杂、采集设备成本较高

由于生物特征识别具有随身性、唯一性、稳定性、方便性、可采集性和可接受性等独特优势,成为目前最为方便和安全的个人身份鉴别手段。根据国际生物集团IBG的报告,整个全球从2002年至2007年生物识别技术带来的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如图1)。生物识别技术已完成了漫长的成长期,并进入迅速发展期。

图1。 2002~2007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份额

表2所示为2009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各细分市场份额(以销售金额计算)[3]。可以发现在过去十年间,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广泛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应用系统已经从简单的商业级应用产品和消费类产品逐渐扩展到涉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应用环境当中。在未来,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也必然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

表2。 2009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应用细分

细分市场 份额比例 主要应用

商业应用 84。9% 门禁、考勤、身份认证

司法应用 1。5%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自动人脸识别系统

公共项目应用 4。5% 社保、医疗、教育、卫生应用

公共与社会安全应用 4。8% 出入境管理、治安管理

大众消费类应用 4。3% 指纹识别门锁、保险箱柜锁

1。2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

医学研究表明,不同人(甚至双胞胎)具有不同的手指静脉纹路,同一个人的不同手指的静脉纹路也不相同,而且手指静脉的纹路分布在成年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变化的(除非意外创伤),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当他们的手指静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后,只需要30s就可以重新完成注册登记。另外,由于手指静脉识别技术采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来获取静脉血管图像,对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具有较高的用户体验感,因此手指静脉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特征技术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和认可。

1。2。1 国外研究进展状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状况

1。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图2。 整体研究技术路线

2。 指静脉数据库分类构建来自优Q尔W论E文R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一个大规模、多元化、系统性强的数据库是手指静脉识别技术背后的一个巨大支撑力量,目前,我国有关静脉建设的数据库存在很大的滞后性,缺乏多元化系统人群的大规模样本数据库,数据库的半公开化也严重阻碍了该项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研究成果的评价推广。为了弥补上述不足,进一步提高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鲁棒性、可靠性,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五代手指静脉采集仪,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库建设。根据有关指静脉数据库的现状和数据资源开发建设的长期性,数据库的建设和采集成为本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一篇:强磁场下高斯基组的优化
下一篇:二维磁性系统中关于畴壁钉扎相变的研究

含摩擦铰的柔性多体系统...

PbSe量子点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

基于LabVIEW的火焰光谱采集系统研究

多晶铁金属拉伸过程的原子模拟

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在不...

ZnO与多巴胺分子界面特性研究

多孔介质对棒中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影响研究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