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把当时的物理学理论认作“最终理论”的看法显然是不对的。就在物理学经典理论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1900年,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在一次演讲中说到,物理学世界晴空万里,但在天际出现两朵乌云:“以太漂移”测量的零结果以及黑体辐射测量结果引出的“紫外灾难”。后来又出现好几朵乌云,这些乌云不断扩张,使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天空乌云密布,随后酝酿了一场大风暴——20世纪初物理学的革命。

2  量子力学的早期发展

量子论的发展的标志是普朗克的量子假说(1900)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1905年和波尔理论(1913年),源自于人们对黑体辐射的探索 。虽然基尔霍夫、维恩、瑞利等人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了多条经验定律,但他们都不能全面说明黑体辐射的实验事实,在该问题上最先取得突破的是物理学家普朗克。

2.1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普朗克(Max Plank,1858-1947)1958年4月23日出生在德国基尔市,在当地读完小学低年级课程后,1987年,因父亲工作的原因便随全家迁住慕尼黑 。

普朗克1874年10月考入了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8年基尔霍夫逝世后,普朗克被任命为他的继任人和理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894年,普朗克被接受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基尔霍夫不仅给普朗克留下一个教位,还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是基尔霍夫1859年提出的,基尔霍夫通过对平衡辐射性质的理论探讨,证明了在相同温度下统一波长的辐射,其发射率和吸收率之比对所有的物体都相同 。普朗克对此说道:“这个所谓正常的能量分布代表着某种绝对的东西。既然在我看来,对绝对的东西所做的探讨是研究的最高形式,因此我就劲头十足的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了。”

普朗克期望用热力学的方法,为“辐射以不可逆的方式达到平衡”建立一个电动力学的基础。他仿照维恩的做法,研究了封闭在一个具有理想反射壁的空腔里的电磁辐射,以赫兹的线性谐振子作为理论模型,“因为赫兹已完全确立了线性振子在给定频率上的发射规律”,而且振子的特性不影响基尔霍夫定律的普适性。普朗克经过不断推理和完善,最终得到了更加简洁的表达——e=hv

e,普朗克称之为“作用量子”(Quantum of action),简称为“量子”(Quantum);hv是量子本身;h是“普朗克常数”,等于6.626× 焦耳·秒,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量;v就是频率。

普朗克发现,能量的吸收和辐射,不是连续不断地,而是一份一份分立进行的,这就是著名的普朗克能量子假说。这严重冲击了物理学长期信奉的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原则,与经典理论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当时物理学界对他的工作,反应极为冷淡。人们虽然承认与实验相符的普朗克公式,却不能接受他的量子假说,甚至连普朗克本人也不能正确理解能量子的物理意义。1911年,普朗克认为只有振子发射电磁波才被看作是量子化过程,而吸收则是连续的。到了1914年,普朗克再次倒推退,认为不仅吸收是连续的,连发射也是连续的。量子化并不发生在振子和辐射之间,只发生在振子与自由粒子的能量交换过程 。

2.2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物理学家们开始认真对待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是在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并取得重要成果之后 。

上一篇:光子纠缠纯化方案的研究
下一篇:全息照相技术研究

SolidWorks单立环三螺旋环过...

金属力学性能退化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FDS火灾动力学实验的设计与解读

ABAQUS陶瓷层结构对热障涂...

奔腾威海港航基地码头地...

dynaform压边力对深锥形件成形性能的影响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紫陵阁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组态王文献综述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