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 plasmonic structure  Fano resonance  analogue of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V

图清单 VI

变量注释表 VII

1绪论 1

1。1超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

1。2 Fano共振的发展 2

1。3基于超材料和等离基元结构的Fano共振的发展 4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6

2数值模拟方法 7

2。1有限元法 7

2。2时域有限差分法 9

2。3模拟软件的介绍 11

2。4小结 11

3基于一种电磁共存等离激元结构的Fano共振 12

3。1一种电磁共存Fano共振等离激元结构的设计 12

3。2结构的电磁分析 13

3。3数值模拟与讨论 14

3。4小结 19

4基于圆柱/圆环等离激元结构的Fano共振 20

4。1 Fano共振型圆柱/圆环等离激元结构的设计 20

4。2数值模拟与讨论 21

4。3小结 26

5总结与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3

已发表的文章 34

图清单

图序号 图名称 页码

图1-1 (a)金属开口环和金属杆构成的左手材料;(b)金属杆和金属开口环构成的楔形左手材料的负折射实验示意图 2

图1-2 外力驱动的耦合振子振动 3

图1-3 Fano共振产生机理图 4

图2-1 Yee 原胞电磁场示意图 10

图3-1 (a)几个由四个子单元构成的组合等离结构的示意图;(b)一个由两个平行排列和一个垂直排列的金属棒构成的子单元示意图 12

图3-2 介质层S参数示意图 13

图3-3 结构的透过率变化曲线 14

图3-4 在196THz(对于A点)处结构中的电流和电荷分布图,(a) 相位为0º;(b) 相位为100º;(c)相位为180º 15

图3-5 在248THz(对于B点)处结构中的电流和电荷分布图,(a) 相位为70º;(b)相位为160º;(c)相位为250º

图3-6 结构周期不同时的透过率变化曲线

上一篇:脉冲涡流复合双金属管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太阳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不同工质作用下电场对汽泡的作用

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在不...

自升式平台桩腿强度敏感性研究

介质中不同形式电磁场应力张量及应用的研究

中学科学课堂中视频运用的优势与不足

S度量空间中公共不动点问题的研究

科學与技术不可合二为一【1863字】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