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特点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引发不必要的慌乱,此类事件中谣言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速度、传播目的和传播内容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有效降低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的危害,应清楚的了解谣言传播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传播主体具有双重身份
    谣言的传播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播,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扩散传播。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主体既是谣言的传播者,同时也是谣言的接收者。传播主体在主动向外界传播谣言信息的同时,也被动地接收来自外界其他传播者的信息。2011年,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抢盐风波”肆虐我国沿海各地,抢盐的原因是因为来自手机的一条信息。 3月15日,许多人的手机里都收到了一条短信:“BBC报道,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 附近海域都已经遭到严重污染。”许多人收到这条信息之后,不辨真伪,继续将该条信息扩散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谣言传播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人们在收到手机短信的时候,他们是谣言的接收者,但等到他们将这条信息散播给身边的人的时候,他们又成了谣言的传播者。他们身边的人作为谣言信息新一轮的接收者,也可能成为谣言的扩散者,而关注事态发展的谣言的首轮传播主体在接收新的信息之后,又成为接收者。谣言传播是一个扩散和循环的过程,传播主体的身份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换
上一篇:浅论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中音乐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早间音乐广播播音+文献综述

论青春偶像剧的正面效应

浅论媒介伦理失范现象

论周星驰喜剧电影颠狂背后的深情

论家庭伦理剧中的文化冲突

突发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

浅析社会公共事件传播的娱乐化特征及其影响

突发性事件中网络大V的舆论引导失范研究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