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新媒体对当代文学的影响(2)
一、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呈现
文学隶属于人类活动的精神生活方面,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其著
作《灯与镜——论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中,将文学分为四要素,即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并按照文学的活动,传播,接受与批评的过程,详细的叙述了文学在人类审美意识领域的活动与意义。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开始于白话文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狂人日记》作为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开启了现当代文学之路。而我国的当代文学史则起始于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时至今日,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发展了60多个年头,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新兴的传播媒介使文学呈现出了在传统媒介传播下迥然不同的风貌。
(一)文学作品类型复杂
在新媒体的环境中,文学的内容与体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文学的作用在传播范围日益广泛的环境中,也有了新的意义。
1.文学内容的去精英化
文学自产生以来,就被认定是极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特定附属品。这是因为长久以来,识字与学习的权利只被赋予了少数精英阶层的人,它的创作权与出版权也被这些精英分子所把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这种去精英化的趋势,在消费需求增长与传播媒介的更新中才渐露头角。陶东风认为:“去精英化文学实践的大面积实施得力于由于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导致的文学和文化的参与手段的非垄断化和大众化,文学和文化活动的“准入证”的通胀和贬值,网络在这里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自此,文学有了一种更加自由和宽容的创作范围。在内容上,严肃文学单纯的启蒙功能在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更能轻易地接受的娱乐审美功能。在这里,文学内容从“纯粹的精英”走向“普遍的大众。”
2.文学体裁的多样化
广泛的消费要求必然影响着文学的生产。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文学的体裁也不再简单拘泥于传统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有些作品甚至难以定位其具体的体裁与内容。曾经风靡一时的一部网络作品《明朝那些事儿》至今仍是新媒体时代中当代文学的传奇。作者秦时明月最初的作品发布在一个名叫“天涯”的网络论坛上,好评如潮直至出版。作品以明朝的历史为线索,夹叙夹议,竟然连载了7本,足见其风靡程度。虽然《明朝那些事儿》的文学体裁依旧不明不朗,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所代表的新生网络文学已经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不同于这种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作品,作家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在网上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盗墓风”。这种异于传统奇幻小说的盗墓传奇,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同时,我们也不禁感慨,当文学处在新时代的风气与技术中,它也必定会突破固定的束缚,更加密切的与媒体媒介相融合。
3.文学作品形式的多元化
除了文字与图像,有声小说把文学从单一的可视形式转化成了视听形式,使其更加真实丰满。话剧导演周建龙播讲的有声小说刚在网上开播,就有了十几万的浏览量。由此可见,文学已经不再单调地栖息于纸张和印刷之中了。
与新型的视听文学相比,传统的报刊印刷则显得相形见绌。但文学并没有固步自封,一些文学期刊不仅增加了网络投稿,同时也在传播媒介中宽展到电子领域。报刊《南方周末》就增加了电脑阅读与手机阅读的网络
软件
。从电子杂志到广播剧,新媒体使文学更加广泛的传播到消费者那里。网络的文学形式结合了视听,声光,“活动的文学”层出不穷。另外,像“微博小说”和“短信小说”,虽然还没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却也为文学的呈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突发性事件中新闻摄影报道的价值研究
下一篇: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研究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
自媒体时代网络播客内容创业的路径研究
浅析大众媒体的返乡报道现象
浅析网络电台现存问题及对策
乡村政府微信公众号存在...
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自媒体品牌的社群营销模...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