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的合作下,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下,全国各地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研究电视新闻在大政策下的发展与改变,分析平民化浪潮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改变这种偏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含义

平民就是指普通的人,没有特别的地位与身份,没有辉煌的事业与傲人的成就,是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人了。然而,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新闻的视角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新闻从只报道大人物大事件的视角渐渐走上了接地气,平民化的视角。“平民化”是一种视角的改变,从具体的、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及时报道和评论,将电视新闻的角度放低,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采访、制作新闻,让普通百姓能够参与和接受。【1】平民化并不能为了吸引群众而舍弃新闻的真实性,也不能降低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驱使下,媒体故意哗众取宠,或者迎合群众的低级趣,“伪平民”、“假新闻”的出现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为了吸引受众而刻意报道的一些充满琐碎、反常、丑恶特征的新闻,打着“平民化”的幌子,尽管一时之间能够获得一些收益,但是最终肯定会失去受众,失去新闻媒体的权威性。

在新闻报道中,“平民化”视角体现在内容、报道方式、选题等各个方面。在内容上,媒体主动和百姓站在一边,想百姓所想,说百姓最想要表达的话语,并且时刻关注和百姓生活习惯、利益发展等息息相关的事情;在报道方式上,媒体坚持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用通俗的语言词汇和亲切的交谈方式为民说话;在选题上,媒体不再是单纯的政府政策的发声桶而是百姓心声的直播间,选择与百姓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九天播出的《你幸福吗》街访纪实采访,还有《新闻联播》节目推出的走基层系列采访,“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问暖”、“蹲点日记”等等。

3 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产生的原因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3.1新闻改革“三贴近”原则的提出

早在2002年,时任中央总的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就对新闻战线的干部职工提出了要求,提出新闻改革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即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是新时期新闻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2】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给人看,是希望通过事实让人可以得到共鸣或者启发,媒体“以人为本”则是达成这一效果的必然选择。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三贴近”原则?必须要做到走群众路线,扎根群众,了解群众。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为民说话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说真话,敢说话,刚正不阿、实事求是地反映广大群众的诉求是必备条件之一。

中央电视台根据“三贴近”原则的要求,逐渐将目光下放到普通百姓的身上,从而更好地让群众了解中央的政策方针,使的主张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例如《东方时空》在十一长假期间播出的电视新闻:“提醒关键词:堵《九寨沟游客激增 道路一度瘫痪》,这则新闻就十分贴切地将假期旅游的注意点分析给想要出去旅游,或者已经在路上的观众们了解,贴近生活,符合平民报道的特点。

上一篇:中国虚假广告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下一篇:浅析城市形象宣传片与城市形象传播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

国产电视剧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

电视剧植入式广告研究以《小丈夫》为例

论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

“互联网+”与区域非物质...

地域特征与电视民生新闻...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