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文献综述

1。3   反思与创新

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语言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化,媒体市场化引发了新闻的媚俗化,有些媒体不惜使用一些淫秽低俗的语言来吸引眼球,对大众生活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而对此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笔者经过对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的资料搜索,以“低俗语言”为主题或关键字的论文中,中国知网有55篇,万方数据库仅有13篇。并且在这些著论中,几乎都是以研究“网络低俗语言”为重点,如兰凯伦在《网络语言“亚文化”现象探究》中论述了网络低俗语言的普遍存在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10】;赵振江的《网络低俗语言是一种语言‘雾霾’》则主要是对人民网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进行数据分析【11】。由于本身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网络已成为“低俗语言”的重灾区,并且影响到电视、广播甚至是纸质媒体。因此,对新闻语言中“低俗语言”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而要扩展到正在转型中的传统媒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正是从目前低俗语言的发展现状着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低俗语言产生的根源与扩散的原因,试着提出应对策略。

1。4  研究方法

笔者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制作约500份的调查问卷,其中媒体从业者100份,受众400分,目的旨在从传者和受者两个角度来探究新闻传播中低俗语言的应用现状,以及扩散的原因与影响。此外,还将采用抽样调查法与比较分析法,主要是从官方媒体与地方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官方微博与客户端)的各个平台上随机抽取新闻,从中对比得出结论。

2  低俗语言的现象分析

2。1  低俗语言的定义

在社会语言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语言与社会共变,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影响到语言,使之也发生相应的发展和变化【1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新旧媒体的新闻语言之间对受众的争夺之战也愈演愈烈,新闻娱乐化、媚俗化现象随之而生,并充斥着贬低、侮辱、性暗示、攻击、暴力等低俗语言,突破了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污染着公众的听觉视觉。

何谓低俗语言?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根据百度百科对“低俗”二字的定义,暂且将低俗语言定义为语言中含有低级趣味、犯扯、庸俗,使人萎靡、流氓、颓废的内容,新闻传播中的低俗语言则包含两点,其一是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为吸引受众而使用的一些与暴力描绘、言论侮辱、色情化有关的语言;其二指受众在媒介中使用的市侩、恶俗甚至是反文化现象的用语,这主要集中在网络平台上。

低俗语言存在和使用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诞生之日起,低俗语言就伴随而生,但那时候低俗词汇仅限于小范围内使用,一般是带有“贬低”、“侮辱”之意。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出现与发展,信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语言也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流通,这一时期由于传统媒介的把关模式较为严格,对语言的使用也很讲究,所以低俗语言在这一阶段其产生和扩散的速度都很慢。但是,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这一状况,随着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的出现,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由于带有互动性、创新性等鲜明特征,网络语言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匿名性,也给低俗语言的制造和流行提供了便利,网络语言活跃的同时,网络低俗语言也随之活跃起来,并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迅速蔓延到传统媒体。 论文网

上一篇:网红现象的传播理论探因
下一篇:营销传播视野中的粉丝现象研究

当前中国国产艺术电影的...

传播学视角下原生广告研究

浅析中国地铁广告的独特...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

大数据新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分析电影《恐怖游轮》中的声音应用

迈克尔哈内克影片中的暴力表现的特点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