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社交媒体应用中出现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2)
一、社交媒体概述
近些年来,社交媒体已逐渐深入大众网民,或是用于个人交际,亦或是用于企业销售,社交媒体越发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利工具。而作为新兴社交媒体之一的微信,更以其便利性的优势使微信自推出就占领了巨大的网民市场。但是用户在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时候,出现了不少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社会犯罪等问题,大大影响了社交媒体的良性发展。
(一)社交媒体
关于社交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在形式上也发生了改变,在不同阶段对社交媒体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但它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人借助某个平台的创造和传播能力。传播学者安德烈开普勒(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亨莱因(Mi—chael Haenlein)对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所下的定义是:“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
网络
应用,它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内容(UGC)的创造和交流。” 百度百科上将社交媒体解读为一个借助网络从而提供给用户一个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社交媒体有两个要素:一是人数多;一是自发行为。从这些观点,可以认为社交媒体就是借助互联网将用户的真实世界转换成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网络中,用户可以文护其在真实世界里的关系。现阶段的社交媒体除了有社交网站之外,还有微博、微信、贴吧等等。在社交媒体这个平台上,网民可以各抒己见;可以浏览所需信息;可以发表状态、分享生活;更可以作为自己与他人联系的有利交际工具。
QQ、聊天室等是社交媒体最早的传播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Web2.0时代启动了媒体的变革,博客、论坛、微博和播客等应运而生,才宣告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但是早在2012年新浪、腾讯发布的年报中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都已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82%。而成立才3年的腾讯微信注册用户也超过3亿,日活跃人数达50%以上。这实际上间接地说明社交媒体已经将大众获取和分享信息的习惯给革命性地改变了。” 因此社交媒体应如何合理使用也成为关注的重点。
(二)社交媒体应用中个人信息安全的隐忧
近年来,在web2.0世界里流行的一个新事物社交网络已经普及到了全世界,像国外的Facebook、Twitter、Linked、instagrame等,国内的开心网、人人网、微信、新浪微博等发展势头强劲,对用户的影响力巨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
》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 从这些数据中足可见社交网站在国内的风靡程度。在社交网络中,网民们不仅发布或是查看好友空间状态的信息,还会讨论当前的热门话题并评论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上传视频照片等等。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站的时候基本都要注册真实信息,而且自身的资料还有生活动态等等都被放在了网站的个人主页上。这些信息也成为各方利益主体不断发掘和追求的有价值有影响的潜在资源,比如在2010年10月,Facebook的某些热门应用程序将用户账户信息(如身份信息、用户好友名单等)泄露给广告公司和互联网数据分析公司。 这样的行为不仅泄露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大大挫伤了社交网络中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敲响了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的警钟,而且也不利于社交网络的有序发展。所以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迫在眉睫,防止自身信息被他人非法获取、恶意侵扰、信息公开甚至用做违法行为等等。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新闻“快餐化”视域下的编辑应对策略
下一篇:
浅析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
分析电影《恐怖游轮》中的声音应用
自媒体时代网络播客内容创业的路径研究
浅析大众媒体的返乡报道现象
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自媒体品牌的社群营销模...
论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
VR技术在广告营销中的应用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