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丸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在国外已引起了广泛重视,成为开发研究的热点,世界上许多著名制药公司都有微丸品种上市,如美国Meyer公司生产的缓释茶碱胶囊剂,USV公司生产的长效硝酸甘油胶囊剂,其中的填充物均为缓释微丸。近年来,在我国,随着新辅料的开发、新设备的研制成功,微丸在缓(控)释剂型方面的应用也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如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康泰克即是缓释微丸胶囊剂[6]。
微丸在现代药物制剂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它不仅作为独立的剂型有很多制剂品种,而且还是胶囊剂、片剂的半成品原料。微丸具有以下优点:
a. 能将一个剂量的药物分散在千百个微小圆形隔室内,用药后药物质点广泛分布在胃肠道粘膜表面,使药物吸收完全,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b. 通过几种不同释药速度的小丸组合,可以获得理想的释药速度,达到预期的血药浓度,并能文持平稳的、长时间的有效浓度,降低药物的毒性作用,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等不良反应,对治疗窗狭窄的药物尤为适用。
c. 微丸释药行为是组成一个剂量的多个小丸释药行为的总和。个别小丸制备上的缺陷不至于对整个制剂的释药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释药的重现性和一致性好。
d. 由于粒径小,受消化道输送食物的节律影响小,所以药物在体内很少受到胃排空功能变化的影响,在体内的吸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e. 可由不同药物分别制成微丸而组成复方制剂,这样能够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f. 在微丸表面包衣制成缓释或定向释放制剂的工艺比在片剂表面包衣易行可靠,可避免片剂等包衣不均匀而引起的药物冲漏等危险。
g. 微丸的粒径均匀,流动性好,不易压碎。
h. 能掩盖某些药物的不适道[7]。
丸芯是制备生产微丸必需的起模母粒。它要求表面圆整,粒径均匀,坚实沉重且脆碎度低,溶解性或润湿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