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辛伐他汀的含氟修饰物研究(4)
Ⅲ部分:①中间连接碳桥的最佳长度为两个碳原子的长度,若改变两个碳原子的距离活性减弱或消失。②为乙烯基时,Ⅰ部分和Ⅱ部分需处于反式位置,若为顺式会导致活性显著下降[17]。
1.2.7辛伐他汀缺陷
(1)一般不良反应
他汀类常见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白内障形成、失眠、认知功能障碍、眩晕、视觉模糊、头痛、皮疹等。但也有些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与白内障形成、睡眠和认知功能的损害等神经
系统
不良反应没有因果关系[8]。
(2)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用药病人的肝脏毒性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摹转移酶(Asr)升高、不同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比例相似,只有很少一部分病人的转氪酶指标超过正常上限(ULN)3倍,较常发生于用药最初的3个月内,并且通过具有剂量的依赣性,停药后相关酶学指标即可恢复正常。
(3)少见的不良反应 ①他汀类药物可引起阳痿L1引。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43岁男性高胆同醇血症病人,口服辛伐他汀10mg,每日2次,第2次服用后,面部、胸部、肢端就会出现弥漫性淤斑,经过检查后发现血小板含量较少。所以辛伐他汀与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合用时,应及时调整抗凝药剂量。③精神抑郁。4例女性高脂血症病人.每晚服用普伐他汀10 mg,治疗12周时出现精神抑郁症状,其中1例因伴有高血压而加服依那普利治疗,精神抑郁明显加重,产生自杀念头,停用普伐他汀8周后,在未用抗抑郁药的情况下,用药10周后症状改善[9]。
1.3 氟化学
1.3.1 氟化学简介
氟作为电负性最高的元素,将其引入到有机分子中,可改变母体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生理性能,从而赋予含氟有机化合物独特的性质。随着有机氟化学的理论,反应方法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氟原子的化学以及物理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以5-氟尿嘧啶为代表的 高生理活性的核酸拮抗剂的合成更是含氟杂环化合物发展的里程碑,它为含氟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含氟化合物在农药,医药的性能上与相应不含氟的化合物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用量少,药效高,稳定性好,良好的脂溶性易被生物体吸收,因此含氟药物大量涌现[15]。据统计,商业化的含氟药物占所有药物的比例已从1970年的2%提高至目前的18%,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含氟农用化学品的比例已高达28%以上。在医药化学领域,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是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试剂、消炎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的重要方向;在现代农作物保护方面,含氟农用化学品已广泛用作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杀菌剂等[19]。
1.3.2 有机氟化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氟在自然界中以纯19F同位素形式存在,化合状态的氟占地壳组成的0.078%,较氯和溴含量丰富。氟在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萤石(CAF2,又名氟石)和冰晶石(Na3AlF6);另外一大类含有少量氟的矿石有贪氟酸盐、硫氟酸盐、磷氟酸盐及铌氟酸盐,许多方解石和霰石也含有少量化合状态的氟。大部分天然水中均有微量的氟,并在某些情况下其含量比较高。在动植物体中也含有微量化合状态的氟。目前天然含氟化合物的数量很少,将氟引入化合物成为目前有机合成的重点。
有机氟化物应用于制药领域是由其特殊的生理活性决定的。由于氟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半径相近,大小相似,所以当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并不会引起该分子立体构型的显著变化。但是,由于氟原子具有很大的电负性,当氟原子取代氢原子后,往往会使原来分子的
电子
性质发生很大的改变。氟原子的半径与氢原子、羟基的半径相当(RF=1.35×10-10 m,RH=1.2×10-10 m,ROH=1.40×10-10 m),当分子中的氢原子或羟基被氟原子代替后,整个分子体积比和立体构型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含氟的有机化合物就不会被生物体内的酶受体所识别,从而代替非氟母体进入生物体参与代谢过程,也即产生了“伪拟效应”。氟原子具有最高的电负性,它形成的共价键带有很强的极性。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变化,因此药物母体分子中引入氟原子后,可以增强其亲脂性,使得含氟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对膜、组织的穿透能力增强,提高了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传输速度。通过提高生物利用度,往往会导致药物使用剂量的大大降低。此外碳-氟键的高键能(C-F:483 KJ/mol)使得碳骨架硬度增加,从而降低整个分子的可极化度,通常可增强分子的亲脂性。这就使得氟很难以离子或自由基的形式离去,在生理活性方面会造成对代谢途径的抑制作用。正是因为许多含氟药物在性能上具有用量少、毒性低及药效高等特点,使其在医药领域应用日益普遍,尽管它价格昂贵,但可以从其用量少、性能高的优势中得到弥补,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从而推动了含氟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16]。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下一篇:
新型双噁唑烷酮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多肽的化学合成与生物表达
新药尼拉帕尼分析方法的研究
柴胡舒肝散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桑叶咀嚼片的研制及其1...
常州市溧阳社渚中学初中...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