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MATLAB过程控制中的模糊控制方法研究(2)
本文将通过构建一个模糊控制器,然后在此基础上在模型编辑器中构建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图,通过仿真模型图然后对系统进行仿真,最终得到模糊控制的作用。其中主要是通过在MATLAB上来实现各种仿真。
1. 模糊控制的基础
1.1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模糊控制是通过模仿人的想法与人的行为经验,然后用电脑来代替人脑实施最有效的控制,是采用由模糊数学语言描述的控制律(控制规则)来操纵系统工作的控制方式。传统控制系统的理论依据是被控制的系统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但是模糊控制系统则是依赖于被控系统的
物理
特性。其中物理特性是在人脑中用自然语言抽象成的一系列规则和概念,自然语言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拥有模糊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不确定的信息来推理得到比较有意的结果,按照模糊控制律组成的控制装置称为模糊控制器。与传统的控制理论相比,模糊控制有以下优点:
(1)模糊系统设计时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对应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要掌握操作人员或者该领域专家的操作数据、经验和知识,即模糊控制系统的模型。而对于与控制行为相近的系统,通常可以用同样的模糊规则来描述。
(2)系统鲁棒性很强,尤其适用非线性的控制。
(3)模糊控制器能实现人的智能控制,模糊控制也是一种非线性的智能控制。
1.2 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
1965年来自美国的学者L.A.Zadeh教授提出了模糊集合理论,模糊控制理论得到了巨大发展,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依照模糊理论奠基人L.A.Zadeh教授的最初设想,模糊理论应该在人类起主导作用的领域,比如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上所得到的应用及发展,人类必须在这些相关的领域进行判断、分析判断和决策。语言信息是人类使用的信息,但语言信息所描述的特点是其描述的模糊性,它所描述的事物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这是引文人类的主观因素在这里起很关键的作用。然而模糊理论最成功应用的领域却是自动控制领域。
模糊逻辑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简称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以模糊语言变量、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集合论为理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
术。早在1965年,美国的L.A.Zadeh开创了模糊集合论;并在1973年给出了模糊逻辑控制的定义和相应的定理。到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最先用模糊控制语句组成模糊控制器,然后把它运用于锅炉蒸汽机和锅炉的控制,最后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成功。这一开创性的工作标志着模糊控制论的诞生[6]。
L.A.Zadeh教授在1973年继续丰富和发展了模糊集合理论,提出了一种把逻辑规则的语言转化成相关控制变量的思想,从而为模糊控制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L.A.Zadeh教授同时指出:模糊控制方法与通常分析系统所用的定量方法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一定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型控制规则,出发点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和相关专家的知识,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因而模糊控制的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设计简单,便于应用。
(2) 从工业过程的定性认识出发,模糊控制比较容易建立语言控制规则,因而模糊控制对于那些变化非常、数学模型难以获取或动态性能不容易把握的对象相当适用。
(3) 由于性能指标和出发点的不同,基于数学模型的一些控制算法以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异;但是一个系统语言的控制规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规则相互连接,使模糊系统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STC89C52单片机家用小轿车安全预警系统设计+电路图
下一篇:
基于PLC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
基于51单片机自动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plc空压机循环冷却水自动...
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谐...
软PLC技术电梯控制与实现+梯形图
粉料称重装置的单片机控...
太阳能电站的自动跟踪系...
DSP光伏并网控制装置的设计+源代码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