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5s    302.7    311.5    315.1    309.7
900    15s    752.4    773.1    766.1    763.8
900    30s    832.9    865.4    865.7    854.6
900    1min    825.0    817.3    848.9    830.4
900    3min    841.0    825.0    817.3    827.7
900    5min    802.1    780.2    809.7    797.3
900    10min    773.1    766.1    780.2    773.1
 图3.14  S45C 钢 HV在900℃随保温时间变化曲线
由图3.9看出S45C钢试样,保温时间为1min,在700℃时试样的硬度最小。由图3.10看出在加热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15min时,S45C钢硬度最小;由图3.10、图3.11、图3.12、图3.13和图3.14可以看出S45C钢随加热温度的升高,硬度也增高,并且可以看出在恒温700℃保温时间为15min时曲线转折点,即此时发生再结晶。

3.3 球化退火与微观组织观察实验结果
3.3.1缓慢冷却球化退火
1)S15C钢带
对冷轧后的S15C采用如表2.10所示的几种缓慢冷却球化退火工艺后,在Neophot-21型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重点观察其碳化物的球化情况,如表3-7所示,可以发现:S15C钢带经700℃保温10小时炉冷后的球化退火工艺后的微观组织仍然为铁素体,如图3.9所示,没有出现球化现象。但是经过670℃保温15小时,炉冷后的S15C钢带则出现均匀分布的球状碳化物,并且晶粒基本为等轴晶,即有较好的球化状态,如图3.10所示。但当加热温度继续降低到650℃,无论是保温10小时,还是13小时、15小时和17小时,这时的S15C钢带仍然出现球化现象,如图3.11~3.14所示。但是保温时间较短时,如保温10小时和13小时,则碳化物虽然是球化了,但是球化碳化物呈带状分布,并且其铁素体的晶粒形状没有为完全等轴晶,部分晶粒仍然是拉长的晶粒形状,如图3.11和3.12所示。当650℃的保温时间继续延长,到15小时以后,晶粒形状完全等轴晶,同时球化碳化物的带状分布现象逐渐减轻,慢慢均匀化,如图3.13和3.14所示。
上一篇:高温导电铜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有限元铝合金镦粗变形过程应变场分布的研究模拟

造纸白泥环保滤料的性能...

应变量对高压切变复合管...

热处理对γ-TiAl基合金的晶界工程研究

Cu-V复合填充层对钢/铌激光...

激光参数对液相激光烧蚀...

金属离子掺杂对三元电池材料的改性研究

碳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性研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