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30m先简支后连续T型梁桥+文献综述(3)
2)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便可进行上部构件的预制,因而节省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速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整片梁的吊装就位仅需要吊装设备,可以在工厂张拉正弯矩区的预应力筋,而负弯矩区钢筋的布置或张拉可在梁上或挂篮上进行,减少了施工设备,又可避免造成地面障碍,在拥挤的市区或风景区以及城市立交桥等一些要求施工中不能中断交通的工程中特别适用;
4)在完成体系转换后的连续梁,同样也具有连续梁的各个优点包括:较大的刚度、较少的收缩缝、较小的变形等优点,可提高车速以及行车的舒适性;
5)由于是在工厂预制,从早期预应力的张拉到浇筑接缝、到后期负弯矩去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混凝土已经具有足够的龄期,因而减少了收缩、徐变对结构体系的影响,另外,简支梁的预应力筋对结构不产生次力矩,可使结构设计简便;
6)由于这种结构体系是梁的恒载按简支受力,仅仅活载和二期恒载(桥面铺装、栏杆、安全带)按连续梁结构受力,所以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次应力对结构的影响较小。
1.2设计说明
1.2.1 工程简介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凭借着独有的优势,在国内呈飞速发展的趋势,而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跟随时代的需要,模拟设计工程的概况。本设计中工程所在为跨度150m左右的河流,河床平均标高-15m。
1.2.2 设计标准与规范
(1)《路线设计规范》(JTG 011-94)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技术规范》(JTG 024-07)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041-2011)
1.2.3 基本设计资料
1 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人群荷载为3.0kN/m2。
2 桥面宽度:2*1.5 m(人行道)+9.0 m(行车道),全宽12.0m。
3 设计车速:60km/h。
4 桥面坡度:最大纵坡不超过4%,横坡为1.5%。
5 非通航河流
6 设计洪水频率:1/50,设计水位:6.52m。
7 设计基准期:100年。
1.2.4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1)水泥: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20 ,以防止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预制主梁及横隔板、湿接缝、封锚端、现浇连续段均采用C50混凝土,人行道、桥墩、桥台采用C30混凝土,承台、桩基采用C25混凝土。
(2)普通钢筋
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并检验钢筋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凡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mm者,采用HRB335钢;凡钢筋直径小于12mm者,采用R235钢;钢板采用A3钢板(GB/T700-2007)。
本设计图纸中R2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8mm和d=10mm两种规格;HRB3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2、16、22、25mm四种规格。
(3)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Ⅱ级松弛钢绞线,fpk=1860MPa,公称直径为Φj15.2mm,公称面积为Ay=140mm2,预制梁锚具用OVM15型系列锚具,墩顶负弯矩钢束采用OVM体系的BM15型扁锚。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负弯矩钢束采用扁形波纹管成型。与其配套的千斤顶采用YCW250型和YDC240Q型。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主跨106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
下一篇:
PKPM南京市某五层酒店建筑及结构设计
Midas牛家沟大桥设计4*40m先...
论建筑业营改增后對會计...
论會计人员的后续教育【2927字】
解决财经法规与會计职业...
离职后福利會计处理问题研究【4933字】
试析后浇带技术茬房屋建...
营改增后對建筑工程项目...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