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油漆厂化学品仓储的危险性分析与防火设计(16)
B23 —— 安全管理的抵消因子。
3.4.1 固有危险性评价B1
已知固有危险性评价是由事故的易发性B11评价和事故的严重度B12组成。
在事故的易发性B11评价中:具有燃烧、爆炸、有毒性质的危险物质的事故易发性分为8类,如图3.2所示。
每类物质根据其总体危险感度给出权重分;每种物质根据其与反应感度有关的理化参数值给出状态分;每一大类物质下面分若干小类,共计19个子类。对每一大类或子类,分别给出状态分的评价标准。权重分与状态分的乘积即为该类物质危险感度的评价值,亦即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的评分值。
为了考虑毒物扩散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定义毒性物质为第八种危险物质。一种危险物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七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八类。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四个参数:毒性等级、物质的状态、气、重度。毒性大小不仅影响事故后果,而且影响事故易发性:毒性大的物质,即使微量扩散也能酿成事故,而毒性小的物质不具有这种特点。毒性对事故严重度的影响在毒物伤害模型中予以考虑。对不同的物质状态,毒物泄漏和扩散的难易程度有很大不同,显然气相毒物比液相毒物更容易酿成事故;重度大的毒物泄漏后不易向上扩散,因而容易造成中毒事故。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100分。
图3.2 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分类分级框图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物料贮存;操作方式;粉尘生成;低温条件;高温条件;高压条件;特殊的操作条件;腐蚀;泄漏;设备因素;密闭单元;工艺布置;明火;摩擦与冲击;高温体;电器火花;静电;毒物出料及输送。最后一种工艺因素仅与含毒性物质有相关关系。
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Wij分级如表3.2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分级。
表3.2 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分级
级别 相关性 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Wij
A级 关系密切 0.9
B级 关系大 0.7
C级 关系一般 0.5
D级 关系小 0.2
E级 没有关系 0
在事故严重程度B12评价中,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事故后果系指事故中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备、物资等的财产损失,不考虑停工损失。人员伤亡区分人员死亡数、重伤数、轻伤数。财产损失严格讲应分若干个破坏等级,在不同等级破坏区破坏程度是不相同的,总损失为全部破坏区损失的总和。在危险性评估中为了简化方法,用一个统一的财产损失区来描述,假定财产损失区内财产全部破坏,在损失区外全不受损,即认为财产损失区内未受损失部分的财产同损失区外受损失的财产相互抵消。死亡、重伤、轻伤、财产损失各自都用一当量圆半径描述。对于单纯毒物泄漏事故仅考虑人员伤亡,暂不考虑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破坏所受到的损失。
建立了吹冰种伤害模型,它们分别是: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蒸气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云爆炸;池火灾;固体和粉尘火灾;室内火灾。不同类别物质往往具有不同的事故形态,但即使是同一类物质,甚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事故形态。
共32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上一篇:
建材公司工厂的给排水设计+文献综述
下一篇:
小产权房火热交易的原因及分析对策
曹妃甸五万吨级沉箱式化...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