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微信互动中人际信任的调查报告问题分析(5)
但是,朋友圈里除了个人的生活动态,还有总会以每一次3-5条的产品营销或者代购商品的刷屏存在。对受调者在对待微商和代购宣传刷屏上的态度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仅有5.66%的微信用户对于这种分享行为表示支持并且相信好友;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调者觉得无所谓,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微信好友拉黑导致信任度下降的恶性循环不是众用户所为。可见,微商在朋友圈里的“刷屏”打广告并没有对微信用户造成多少的麻烦,也没有因此而破坏了微信互动间的人际信任。
朋友圈里经常还会出现“集赞”、“募捐”、“招兼职”等一类活动。对于是否信任而转发或参与这类活动,在318位受调者中,50%的微信用户持有的态度是:无所谓,看心情。由此可得知,情境因素对于信任的强弱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互动时的情境如果是符合并且为信任方其所熟知的,那么这样的信任度会逐渐增强。调查还显示,在剩下的受调者中有24.21%会在朋友推荐下转发参与。这表明,用户们对于自己的微信好友有较高的信任度,一旦朋友推荐邀请,自己则会有想法去转发或参与。可是只有5.97%的微信用户会选择信任并转发,说明了朋友圈这一类活动并没有带来百分之百的信任度。图9
(吹冰)微户互动的思想观念
问卷的最后,笔者做了一个对微信好友是什么态度的小调查(如下图10)。当问到“使用微信后,您和好友的联系和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时,55.97%的受调者认为有点作用,仅有2.2%觉得用了微信后与好友反而疏远了。为了能够更好地得出受调者们的态度,笔者设立了一个简单的场景——好友借款,绝大多数的受调者会先与好友确认情况后再做决定。这也非常符合前面给“信任”提出的定义: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百分之百的信任是很少存在的,更何况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
对于好友在微信互动中的真实度评价的调查中,45.6%的受调者认为真实度只有50%-70%;三分之一的微信用户认为只有70%-90%。这也表明了目前微信用户在与好友的互动中,平均的信任度在68%左右。微信用户互动的信任度处于中上水平。但与现实的面对面交往作比较,36.16%的受调者完全不赞成微信互动比面对面交流的信任度要高;而不清楚的占比重43.4%。笔者认为还有大部分人不清楚是因为情境因素仍然对信任强弱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不能武断地去定义微信互动中的人际信任会比面对面的交流的信任度要高。调查里没有给出一个前提条件,即情境,让受调者选择,那么就会出现多数不清楚、无法判定的情况。
图10
三、分析发现问题
通过对以上吹冰个方面的微信互动情况进行了基于SPSS统计软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微信用户在与好友间互动时,只有在不损害用户利益的情境中,信任度才会逐渐增强,互动才能对人际信任起到正向的作用。从以上的分析中,笔者总结了信任在微信互动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并将其原因一并归纳如下:
(一)信任在微信互动中发展不平衡
信任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社会总体的信任水平提升。根本原因在于微信是一种私人网络,它的私密性极强[11]。首先,根据图8.1我们可以知道,微信是基于现实中本来就具有好友关系而组成的交流平台,它是现实人际交往在网络上的过渡和进一步的延伸[12]。自然地,微信上的好友间互动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信任水平。其次,微信用户可以对自己的账号进行“隐私”功能设置。这样,用户在互动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与谁互动。那么,微信用户本身的交友圈子就会固定在一定范围内,就像动物被圈养起来不再有更多的活动范围和进化进步的空间。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时代里,以契约性为主的人际关系,就是不断地与陌生人互动。如果只能固定交友圈子,社会总体信任水平就会不平衡,最后只能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上海市农村老人养老方式探究
下一篇:
新东方新媒体营销策略分析及建议
基于干中学理论的员工培训形式与方法研究
研究型高校中试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中国的品牌营销分析
公共关系在汽车品牌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基层人大代表中独立候选人现象探究
基于微信网络政治参与的缺陷及其完善探析
安阳县农村中学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