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是提升时期,在2008年南方雪灾、拉萨314时间以及汶川大地震接连发生,为应急管理研究提出了严峻的命题。政府以及各界从不同角度深刻总结我国应急管理的成就和经验,发掘存在的问题。而在10月胡锦涛总也在大会上明确表明“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最终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再一次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
相比以上各类大型事故,本篇论文所提及的户外疏散与应急管理,其针对性更强。户外大型事故主要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相比天灾的不可控性,群众活动的可控性稍强,因此只要寻找到活动人群的行为特征,对其行为和心里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活动场地的特点是完全可以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
有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了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让国家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内已经由之前的萌芽阶段不断发展到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即使如此,隐患终究藏身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事故仍然在不断发生,很多户外逃生与应急管理新方法新技巧仍然有待我们去发掘,去应用。
1.1.2 选题意义
为了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发生后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我们必须要理清事故发生的过程,加快探索户外疏散与应急管理的新途径,在事故中使人占主导位置获取先机,积极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去,确保人民身体和经济的双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政府要高度重视企业和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充分了解事故隐患带来的伤害,对企业及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要求严格统一,无论是室内生产还是室外大型活动,都要严格把控,同时加大安全管理和逃生的宣传力度,使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第二就是要加强研究学习,对户外逃生与应急管理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并总结出自己的成果,同时对于多边和区域的安全讲座交流活动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新知识,总结经验,以便今后在逃生与应急管理的规则制定上有话语权。第三,政府相关各部分对于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形成一个协调机制,遇到问题及时疏通。第四,中国要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提高和优化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第五,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形成一支具备安全管理理论专业知识和疏散与应急管理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近年来,中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不断通过加强多边和区域的合作力度来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各国在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其人民生活安然,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国民生活水平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尤其是自从2003年非典后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迅速发展起来,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使事故后的各个环节都有明显的改善,使人员伤害降到最低、经济损失降到最少,这样对国家的发展具有提振作用。
比比皆是的成果虽然很耀眼,但是和安全研究发展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对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对活动中人群心里和行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导致事故发生后人员疏散预警、应急管理计划不能很好的实施,导致事故伤亡仍然存在。由此看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疏散与应急管理体系,在对其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事故中零伤亡少损失的最终目的,因此也成为本文研究户外疏散与应急管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