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气混乱是指未经实践检验的社会观念成为了主流思想和观念,表现在就业单位所关注的“学历风”和大学毕业生所关注的“城市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向通过培养计划的人授予相应的学历,而就业单位需要的是工作能力,而且有的工作能力并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因此,学历和能力并不挂钩,但就业单位为了本单位的组织文化考虑,就会任用一些高学历的人来提升组织的文化底蕴。相对于“学历风”,“城市风”的方向变了,不再是就业单位的视角,而是大学毕业生的视角。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国内的城市被排名定位,有一些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之分,而且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都在城市,很难涉及到乡镇甚至农村地区,这就导致了人才分布的不均衡。来!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三、 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与财力的保障,因此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最主要责任就落在了政府的身上。政府行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作用有:组织协调作用,规范监督作用,财力支持,动员参与作用[4]。虽然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作用巨大,尤其是在当下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时期里,但政府的行为也并不总是正确的。有人认为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选择应该包括:千方百计扩大需求、创造职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积极作为 [5]。还有人认为要建立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牵头调控的就业管理体系,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6]。这些想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并不都切合实际。所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要讲求“疏”与“堵”的结合,也就是不仅要将大学毕业生分到有需要的地区和行业,而且要用更高层次的学历、知识和更加优厚的工作条件将尚未就业和尚未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堵在失业人群之外,也就是在学历上继续深造。不过“疏”与“堵”只是横向对策,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的构建,与此同时政府还应采取纵向对策,即顺利连接大学毕业生和就业单位。然后在横向对策与纵向对策实施的基础上,政府再创新和发展一些新的就业方式,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大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知识素养调查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供应链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控制研究

南京市浦口区社区网格化大联勤管理研究

女性高管政府补助企业研...

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扩散...

南京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现状和对策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