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聚乙烯蜡乳液的制备及其树脂包覆研究(3)
1.3 墨粉的性能测试
根据电摄影过程的要求,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制备,合格墨粉都必须进行以下四方面的性能测试:
① 粒度特性:粒度大小、粒度分布;
② 荷电特性:电性、荷电量、荷电分布和电阻等;
③ 热学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和熔融指数等;
④ 色调剂色度。
1.4 墨粉制备技术难点
墨粉制备中的难点:
(1) 由于聚乙烯蜡的熔点较高,如何制备稳定的聚乙烯蜡乳液有待完善;
(2) 苯丙树脂包覆蜡的工艺技术研究,包括乳化剂的用量、加入方式等;
(3) 细乳液稳定机理方面的理论研究;
(4) 如何实现蜡及颜料混合乳液的树脂包覆;
(5) 制备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及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1.5 乳化蜡的制备方法
乳化蜡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1)剂在水中法。将乳化剂直接溶于水中,在激烈的搅拌条件下将蜡溶于水中制备O/W型乳化液,若继续加入油相则可得到W/O型乳化液。
2)剂在油中法。将乳化剂溶于蜡中,然后将水直接加入溶有乳化剂的蜡的混合物中制备W/O型乳液,若继续加水则可得O/W型乳液。
3)轮流加液法。将水和蜡交替加入乳化剂中,每次只加少量。
4)初生皂法。将脂肪溶于蜡中,将碱溶于水中,在强烈搅拌下将两溶液混合,在两相接触面上即有皂生成,可得到稳定的乳状液。
5)转相温度乳化法。将聚乙烯蜡和表面活性剂加热至120℃,使物料全部熔融,搅拌下使体系完全透明,使蜡质完全在油相中呈分子水平分散,待用。将部分水加热至沸后,慢慢加入油相中,搅拌形成W/O型膏状物,缓慢冷却至60℃,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使之转变为O/W型分散液。
1.6 影响乳化蜡稳定性的因素
1.6.1 乳化剂的选择及用量
乳化剂的作用一是吸附在相界面上,降低界面张力,从而使分散体系的界面自由能降低;二是吸附在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膜,从而对分散相的液滴起到机械保护作用;三是分散的小液滴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在颗粒间产生相互排斥作用以保持被分散的小液滴相互分散而不聚结,从而保证乳状液的稳定性。
选择乳化剂以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依据,要求其值与原料蜡乳化所需的HLB值接近,乳化剂的亲油基与蜡分子的结构越相似,彼此间的亲和性就越好。在实际应用中,如单一的乳化剂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可根据HLB值的加和性,选用HLB值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以充分发挥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可以得到良好的乳化效果。
当乳化剂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后,乳液的表面张力不再随着乳化剂的增加而降低,若此时加入少量的助剂可以有效降低蜡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增加蜡的亲水性,有助于乳液表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壳可导致更多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分子吸附在界面上,使蜡微小乳液粒子容易形成,从而可有效地增进乳化液的稳定性。一般的,乳化剂用量为蜡用量的20%-30%(质量分数),助乳化剂用量约占乳化剂用量的10%-15%。
1.6.2乳化温度
乳化温度对乳化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温度低时不能对蜡有效地乳化,蜡乳液的亲水性差,乳液不稳定;反之,温度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不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变差,乳化能力下降,制得的乳液的稳定性降低,同时会产生大量泡沫。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变压器专用铜带的生产工艺设计
下一篇:
1-氨基-3-十二烷基-1,2,3-三唑硝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特纳卡粉末的防晒乳液配方开发研究
聚乙烯亚胺修饰凹凸棒石吸附CO2性能研究
石墨相氮化碳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聚乙烯醇氮化碳复合渗透...
油水乳液污染纳米凹凸棒...
油水乳液污染非化学计量...
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海...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