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家长过度宠爱,幼儿怯于交往文献综述

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现在年纪小,霸道一点、任性一些很正常,孩子长大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在孩子做的有些过分的时候,也不会过多的制止、教育,认为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地位比较特殊。在家中,家长竭尽所能为幼儿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幼儿都不用张口,家长就能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幼儿习惯了被主动关怀、照顾,逐渐变得不敢主动单独与同伴交往,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同伴相处。所以说,家长的过度呵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就发现了由于家长过度呵护导致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较差的现象:大班孩子小刚(化名)一次在角色扮演区玩餐厅游戏,随后来了另一个幼儿小明(化名),小明也想加入餐厅游戏,却不敢提出请求,就偷偷拿起一个铲子准备炒菜,不料被小刚一把抢过去,大喊:“这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你一个也不允许碰!”小明轻声回:“老师说幼儿园里的玩具都是要一起玩的。”小刚不愿意,之后更是冲上前将小明一把推倒在地,大喊大叫:“说了是我的就是我的,谁也别想来玩!”随后的好几天,都有孩子来和老师说类似的事情。老师找两个孩子的家长沟通,小刚的家长说:“我们就一个孩子,我们什么都要给他最好的。”小明的父母则认为:“我们家孩子受委屈了,在家的时候都是要什么有什么。”两方家长都不觉得自己孩子犯了什么大错。其实,两个孩子的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很大联系。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存在,比如3~6岁的孩子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缺乏移情能力,不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等。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下对学前儿童玩教具的研究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绘本教学现状中出现问题及建议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中班幼儿合作认知水平现状及问题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的分享行为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